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育儿 > 育儿知识 >

【家长学校·父母课堂】市六幼家庭育儿指南第二期——孩子爱哭不用愁

时间:2023-04-18 18:01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家庭是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主导孩子一生的基础教育。为了帮助家长们做好家庭教育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我园将定期为家长们提供家庭科学育儿知识分享。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本学期第二期分享吧!

“孩子爱哭不用愁”

—— 关于孩子爱哭的问题集锦

孩子的哭是一种正常现象,哭对于孩子来说是最直接、最本能、也是最方便的表达方式。孩子的哭,同时也意味着孩子在表达能力或者发展能力存在不足,或者是因为家长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难以了解到孩子在意的点在哪里。

但是,孩子动不动就哭,一言不合就哭显然是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

因家里的物品被拿走而哭

01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问题实录

*孩子年龄:4岁,性别:女孩

最近一段时间,小孩会在不顺意的时候大声哭闹,或者是突然声音特别大,直到答应她的要求。比如有一次用了家里的袋子装了东西给朋友,她在知道这个袋子是自己家里的时候,突然大哭,非要把袋子拿回来,讲道理也听不进去。

育儿小贴士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1.哭是因为孩子的秩序感被打破

孩子是有对秩序感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内心的秩序被打破,孩子就会容易陷入慌乱的状态,安全感也会大打折扣。对于孩子来说,他因为发现袋子是自己家里的,那从孩子秩序感的需求出发,他就会判定这个东西是需要在自己家里的。而一旦发生的事情违反了他的认知,孩子就会通过哭来表达内心的委屈甚至愤怒。

2.家长的不理解加剧了孩子的哭

家长的角度可能是这个袋子也不是很珍贵的东西,送了就送了;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袋子是属于我家的,那么它就应该待在我家。如果成人完全以自己的视角凌驾于孩子的视角,孩子就会哭闹不止,家长也更加不理解孩子到底在哭什么。

建议:

拉着孩子一起将东西送到朋友家,再将袋子带回来。

如果想让孩子接受“送袋子”的这个做法,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先让这个袋子在阿姨家做一段时间的客,过几天我们再把它喊回来。”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说法。

孩子特别容易哭

02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问题实录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我们家孩子特别容易哭,遇到问题就哭,每次我都带她去房间让她哭好再跟我说发生什么事,结束后告诉她下次可以先告诉妈妈,然后觉得委屈再哭,但每次遇到事还是哭,该怎么办?

育儿小贴士

妈妈的做法总体上是很好,很开明的,给予孩子哭的通道,认可孩子哭的合理性。

建议: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找到负面情绪的源头

孩子特别容易哭、频繁哭泣,家长首先需要了解孩子是否存在哭的根源。比如:频繁更换照顾者、家庭过于溺爱、教养方式过于压抑、父母婚姻状态等等,从根本上加以改善。

干预孩子的思维过程

孩子的哭闹,很大程度上是表明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也就是他的思维被消极的视角(觉得自己无能为力、办不到、不知道怎么办)给限制住了。这时候作为大人需要了解孩子具体是因为什么问题而哭,进而提供解决策略,将孩子从消极的状态里解救出来。

或者直接用大人的逻辑战胜孩子的逻辑。比如刘晶波教授曾经举过的“桌布草莓真好吃”的例子: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从印满草莓的桌布上假装捡起一颗草莓,张开嘴巴塞下去,并说“哇,真好吃!”旁边其他大人也允以配合,当孩子被吸引的时候问孩子也要吃一颗桌布上的草莓吗,并问他好不好吃。看似简单无厘头的游戏,实则是用幽默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要,让孩子的思维被大人积极的思维给带动起来,并跟着大人运转,将孩子从消极的状态中拉了出来。

引导孩子换一种视角评估自己

在了解到孩子具体因为什么问题被绊住时,家长需要找出在整个过程当中哪怕一小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及时的反馈给孩子。比如孩子拼图拼到一半进行不下去而大哭的时候,妈妈可以跟孩子说:宝贝刚刚拼图的时候真厉害,一下子就把四个角的拼图找到了等等。

将孩子具体做得好的点告诉孩子后,孩子就可以得到从另一个视角评估自己的机会,他会觉得:“对呀,我这个地方做的挺好,我为什么没有发现呢?我其实在XX方面还是挺有力量的,我是有能力的。”慢慢的孩子的自信得以回复,他就会减少用哭的方式去表达。

一不顺意就会哭

03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问题实录

*孩子4岁,性别女孩

遇到事情,如果不按照她的想法方式进行,她就会不开心,会哭,会说我不要不要(≧∇≦)。比如上兴趣课,妈妈说没时间送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让爸爸送一下可以不可以。小家伙就会瞬间不开心的,有时候情绪比较大,就说我不要,不要,然后就叫,会哭。我就想这到底怎么开导,怎么解决一下。孩子自我想法,很自我吗。有时候生气就说我不听你们的,我要听我自己的。这会让我很头疼。

育儿小贴士

因变更接送人而哭

1.调动孩子对成人的关心

比如告诉孩子,妈妈这次是要去处理很重要的事,如果不去的话会产生什么后果,会面什么风险。尤其是三四岁的孩子,他在知道妈妈不去处理会面临这么多麻烦的时候,孩子一定是想着去关心理解妈妈的。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与孩子也产生了角色的互调,变成了孩子帮助家长,通过允许更换成爸爸接送,来帮助妈妈去解决她的麻烦。孩子也通过这一转换,知道自己是有能力去影响、去控制周围的环境,由此获得的成就感也会增强孩子自主意识。

2.尊重孩子对爱和安全感的需要

和孩子做好约定,比如:妈妈虽然今天不能送你,但是我会去接你的;我晚上回来会给宝贝带你最想要的XX的;妈妈虽然需要去忙事情,也会特别特别想你的,妈妈爱你等等。(不论是什么承诺,家长一定要做到)突然变更了每天接送上兴趣班的家长,孩子肯定会有一些慌乱,家长需要通过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感受到足够的爱,从而更愿意接纳你的意见。

稍有不顺意就会哭

1.设立边界

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无限的爱,不吝啬地表达对孩子的爱,但是行为上一定要设置边界,设立规矩。没有边界感的孩子就会像没有支柱的房子,孩子的思维发展会越来越不成熟,变得凡事依赖成人,或者将哭变成达成目的的手段。

合理的需求家长可以满足,但是不合理的需求家长一定要做到温柔而坚定地说“不”。比如孩子无限制的想要买新玩具,家长需要做到在理解孩子情绪感受的基础上,允许孩子表达自己或愤怒、或委屈的情绪,但一定要坚定地拒绝。拒绝时做到温柔而坚定,而不是态度刚硬、或用怒吼、冷脸等方式,太过刚硬的亲子沟通方式也会让孩子变得动不动就哭。

2.提供多种看待问题的角度

家长需要观察孩子遇事的思考方式和解决路径,并引导孩子以积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比如二胎家庭里小宝无意识去拿大宝的玩具,大宝觉得不开心而嗷嗷大叫的时候,家长可以引导大宝去观察小宝是如何处理这个玩具的,像是弟弟很厉害,一直握着这个玩具不放,玩具没有被弄坏也不会被弄丢等等。长期引导孩子从各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而不是一有不顺意就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

总的来说,家长需要关注到孩子遇到问题的应对方式,并且支持孩子发展出积极正向的应对能力,当然这个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家长用爱坚持。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育儿指南 爱家女性网

文稿|崔小娟

编辑|蔺娜娜

审核|罗水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