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今日头条 >

男孩穿“拜年战衣”收压岁钱,网友:这届孩子一年比一年会啊!

时间:2023-02-06 21: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小朋友领压岁钱名场面

01

春节期间,小朋友们又贡献了不少“名场面”。

尤其是在拿压岁钱这件事上。

辽宁一小男孩,给家里长辈拜年时,穿上了“拜年战衣”。

衣服上有一行字,写着“我最最好”。

给爷爷拜年时,就在那一行字中空出来的地方,贴上“爷爷”。

“我爷爷最最好!”

成功从爷爷那里收到压岁钱后,男孩再将衣服上的话换成“我奶奶最最好”,去给奶奶拜年。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哈哈哈哈哈!

网友看到这一幕后,都直呼有才,表示学到了。

小朋友为了领到压岁钱,可谓是“绞尽脑汁”啊。

02

十堰一小男孩,过年时给长辈拜年。

他听大人说给老太爷拜年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铁盆磕头磕响一个给100块。

于是,轮到男孩拜年时,他在盆底上磕头,磕得非常卖力。

磕第一下,就把盆底磕瘪了……

看得出来,孩子为了压岁钱,是真的很用力了。

03

近日,贵州一萌娃,过年时头上戴了一个妈妈做的“收款码发卡”。

叔叔们发现后,围着萌娃扫码发压岁钱。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这可真是花式收压岁钱啊。

只是这钱,孩子一张也没摸到,好像都进了妈妈卡里。

后面娃能不能拿到自己的压岁钱,怕是要看妈妈的心情了吧。

04

说起来,不少孩子过年领红包时,都会吉祥话。

也因此经常会制造出搞笑场面。

1月22日,江苏一小男孩在领压岁钱时,“金句”频出。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爷爷,我祝您:早生贵子、四海为家......”

每个词,咱都听过。

每个词,又都让人意想不到。

对此,爷爷无奈表示“都是好话”。

只是新的一年,咱再好好学习学习,下次用词准确点行不?

05

浙江一萌娃,过年家庭聚会时,坐在了饭桌的大转盘上。

一圈转下来,收获满满。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虽然孩子的年纪,还不太懂什么是过年,什么是压岁钱。

但有长辈们的宠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啊。

06

孩子收到压岁钱,能有多开心?

陕西萌娃第一次收到压岁钱,拿着100元笑得合不拢嘴。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小财迷”的模样,简直不要太可爱。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的开心。

07

每年发压岁钱时,也有一些家长也会和孩子们斗智斗勇,来回拉扯。

这不,一位家长给孩子发压岁钱。

手拿着钱一顿操作,看的孩子眼睛都花了。

结果最后只数出了两张……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果然,孩子们走过最长的路,是爸妈的套路!

当然,压岁钱的意义不在于钱多少。

不管收到多少压岁钱,都是长辈们的一份心意,要懂得感谢。

08

而除了搞笑画面,在孩子收压岁钱时,也有不少令人感动的瞬间。

小男孩给爷爷拜年,爷爷手里拿着压岁钱准备给孙子。

没想到,孩子却说: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爷爷,我不要红包,我只要你健健康康陪着我。”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这句话,蕴含浓浓的爷孙情。

相比于红包,爷爷健康和陪伴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是男孩新年最想要的礼物。

09

过年时,上饶两萌娃收到了长辈给的压岁钱。

爷爷见两个孩子玩耍时也拿着钱,担心他们弄丢,便对两个孩子说,先把压岁钱给妈妈保管。

没想到,俩孩子直接就将钱给了爷爷。

他们一边说着钱给爷爷,一边说着让爷爷用钱买大棉袄。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爷爷见两个孩子的举动,瞬间红了眼眶。

爷孙三人抱在一起的画面,温馨又令人感动。

其实,过年期间关于压岁钱的画面,不管是搞笑的,还是暖心的,都还有好多好多……

过年给孩子发压岁钱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爱的传递。

10

男孩把压岁钱埋麦地

不过,每年在“谁保管压岁钱”一事上,都会有父母和孩子产生意见分歧。

有些父母觉得孩子太小,不具备支配大额金钱的能力;

也有父母因为人情往来支出等额的压岁钱,觉得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并不是孩子个人的钱。

而孩子们通常是希望自己能保管压岁钱的。

那么父母要不要帮孩子管理“压岁钱”呢?

这件事情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孩子太小,没有自理能力,压岁钱是需要父母帮忙保管的。

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对金钱和消费有了概念的时候,父母就要学着放手。

教育家默克尔曾说:

“金钱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课,是儿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钱是家庭的重心一样。”

压岁钱是培养孩子金钱观、消费观很好的机会。

相比于直接没收孩子的压岁钱,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压岁钱的处置办法,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金钱观。

父母对孩子压岁钱的态度,藏着孩子的未来。

希望父母在压岁钱这个问题上,能多考虑孩子一些,让孩子在压岁钱中得到快乐和成长。

本文为米小圈公众号(ID:)原创。作者圈妈,有一男宝和一女宝的二胎妈妈,用心用文字和大家分享海量育儿知识,解读婚姻情感生活。陪伴千万父母们和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