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联合菲律宾不断涌动南海局势时,英国外交部国务大臣特里维廉称,英方认为中方最近在南海“针对菲律宾”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是“胁迫和威慑行为”。
显然特里维廉的矛头直指中国在南海的内政事务,不仅如此其还煞有介事地表示,“尽管中英是重要贸易伙伴,但英国不会在海洋公约等问题上不守规矩”,俨然一副主持公道的样子。
对此,中国驻英使馆发言人表示,英方的言论,完全是颠倒和混淆事实,是在蓄意制造冲突和矛盾,挑拨地区国家间关系,中方奉劝英方,收起伸到南海的手,闭上造谣生事的嘴,尊重中方在南海主权和利益。
那么中方奉劝英方,中方在南海干了什么,让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如此“主持公道”呢?答案是什么也没做,而且南海事务与英国也没有任何关系。
据了解,整个3月,我海警南海执法船不止一次同菲越境飞机接触,并警告对方驱离,同时菲方开始就驻扎在中业岛等,属于中国主权岛屿的船只和人员制造话题,称中方有包括军舰在内的40艘船只进入“双方敏感海域”中方奉劝英方,甚至将中国渔船炒作为“南海民兵船”。
如果说非要有什么事能让英国感到敏感的话,可能就是这些事情了吧,毕竟苏纳克政府上台以来,在俄乌局势上不能发挥积极作用,其在中国事务上却总是不缺话题。
特别是在南海问题上,自从英国方面重新调整其亚太战略之后,其在东南亚局势上,总是希望保持存在感,并且在涉及到南海领土争端等问题上,开始公然挑战中方的合理主张。
那么,英国为何要在图谋南海问题上深层次介入?英国在南海的战略意图和动机又是什么呢?
首先,英国的南海战略,是其在公投脱欧之后国家战略转变的体现。2016年,时任英国外交大臣的约翰逊提出了“全球英国”战略,目的是在英国失去欧洲影响力后,重新部署外交格局,将战略眼光投向全球各地,特别是英联邦体系下的广大前殖民地。
而亚太地区也被视为“全球英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过去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都是其殖民地,而这一区域的核心,是南海问题。
因此,在约翰逊上台正式就任首相后,英国始终关注着南海局势,谋求在这一区域继续挽回失去的影响力。
随后在21年-22年,在美国的默许下,英国扩大了在南海周边的军事存在和军事交流项目,这为其进一步涉入南海局势扩充了支点。
其次,作为五眼联盟和西方海权主义的坚定拥趸,英国在不断响应美国的南海“自由航行”呼吁。
在这一点上,英国和美国在遏华制华的基本思维是一样的,即以中方在南海的广袤领土和其他域内国家的争端为动机,以维护国际海域“自由航行”为名,谋求地区军事存在。
在2016年美菲勾结通过没有法律效应的“南海仲裁案”裁决后,美国就不断给英国传达信息,要求其参与和扩大自身在南海事务上的存在感,以组成“国际社会”来支持阿基诺政府给中方施压。
而通过不断参与美国在南海的“航行自由”行动和“印太战略”下的联合军演,英国既能展示对美国的忠诚和支持,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自己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以及军事活动能力。
最后,就是自约翰逊以来,约翰逊、特拉斯、苏纳克连续三任英国政府对华外交的复杂态度。可以说在经济上,苏纳克政府较约翰逊时期并无多大变化,仍希望在对华经贸等方面扩大务实合作,其也保持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兴趣和合作意向。
但是,一旦抛开双方经贸关系,在外交和交流上,苏纳克政府不断关停孔子学院,排斥中国文化传播。
此外在任何涉及到中国的区域安全问题上,英方都将中方视为错误方,包括将南海问题视为同俄乌局势一般的危机态势。
这也进一步表明了,英国政坛内部的对华政治倾向正在不断向美国靠拢,“为反而反”的趋势越来越强。
但是,当前在南海局势上,除了“一如既往”的美国之外,包括菲律宾等当事国都没有任何强烈反应,既然区域各国都很冷静,那么远在欧洲的英国,也应该收起“最强王者”那一套,冷静客观看待南海局势,不要再给自己介入制造多余的话题了。
最新通报:他的遗体已被打捞上岸
都安瑶族自治县应急管理局10月25日通报:10月25日18时33分,水下智能机器人将潜水界知名人士...(159)人阅读时间:2023-10-26巴以新一轮冲突已造成双方超4100人死亡
另据以色列媒体15日晚消息,本轮巴以冲突已造成以方至少1400人死亡,3842人受伤。以色列军方...(145)人阅读时间:2023-10-23携手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为高质量共
一列列中欧班列,穿行在欧亚大陆,组成新时代的钢铁驼队;一艘艘货船满载货物,往返于太...(114)人阅读时间:2023-10-22济宁市任城区一村党支部书记违规操办寿
2016年4月22日,济宁市任城区纪委通报了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一起为:任城...(138)人阅读时间:2023-10-22美国政坛奇观|众议长选举持续“难产”
共和党内部温和派对他掌舵众议院十分担忧。共和党人在众议院占据221个席位,仅比民主党的...(118)人阅读时间: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