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聊聊门诊统筹哪些事儿 | 医改北京论坛第6期

时间:2023-02-14 11: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门诊统筹是什么?

门诊统筹是医疗保险待遇的一种形式,简单地说,就是将参保人员的普通门诊费用纳入报销,由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共同负担普通门诊费用。

目前门诊保障水平如何?

有两种形式:

一是职工医保门诊个人账户,具备可以自由支配、额度高、结余滚存等优点,但没有统筹功能。

二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按区域统筹基金支付。处在整合初期,庞大的群体且各项制度不够完善,门诊保障能力比较薄弱。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门诊医疗费用不断增长,参保人对提高特定门诊病种年度最高支付限额、增加病种种类的诉求不断增多。提高医保的门诊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门诊统筹制度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怎么办?

医改吧

这就需要深入研讨了,一篇文章可能说不清楚。

对于职工医保医改吧,因为个人账户基金大量结余沉睡,与医疗保险的统筹共济理念相违背,客观上没有起到保险保障的作用。所以,有专家提出,活化或弱化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建立门诊统筹制度,提高门诊保障能力。

对于居民医保,有专家建议,可适度增加门诊基金比重和扩大特慢病覆盖范围,探索完善“门诊转住院”、“住院转门诊”的互转制度,将转诊选择权从医生手上交到患者手里。对于医院来说,国家推不动的双向转诊,好比强行割肉,门诊住院互转可以中和这一问题。即使转了还是院内流动,只是少了点而已,这样医院会容易接受些。同时医护人员工作量会得到平衡,特别是住院部,医生护士可以全身心的医治严重患者。住院支出肯定比门诊大,通过制度的设计,加患者的主观就医选择,会减少医保基金浪费,基金利用效率最大化。

门诊统筹政策设计应该尽量完善,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很多。比如,门诊统筹的钱从哪里来?“门诊转住院”、“住院转门诊”的制度如何衔接完善,医保如何监管?门诊统筹与分级诊疗有什么关系?如何突破“门诊转住院、小病大治”的医保监管瓶颈,平衡“医、患、保”三方利益,促使医保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如何避免住院比门诊更划算?

现在有少数地区已经自行开展了探索,把门诊就医纳入医保的保障范围,这些地方的门诊统筹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问题和经验都太多了,还是开个论坛吧!

2017年12月23日,为交流门诊统筹的实践经验、深入探讨门诊统筹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凝聚共识,推动门诊统筹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在京举办医改北京论坛(第六期),邀请医保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专家以“门诊统筹政策、就医管理和支付”为题展开充分交流、讨论和辩论:

王宗凡

医改吧

人社部劳科院医保研究室主任

张 晓

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疗保险系主任

李中齐

深圳市人社局医保处副处长

医改吧

顾亚斌

苏州市人社局医保处处长

梁 毅

湖北省荆门市医疗保险管理局局长

主持人:郝春彭

《中国医疗保险》杂志社社长

欢迎通过微信留言提出相关问题,我们会将整理后的提问交给现场专家进行解答。

注:报名成功后医改吧,会务组会在1-2个工作日与您联系。

论坛时间:12月23日(周六)

论坛地点:北京 江苏大厦

报名截止日期:12月20日

本次论坛对外开放5个名额,欢迎大家踊跃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