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论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

时间:2023-07-02 05: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摘 要:新医改对医院的发展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队伍建设也成为医院能否在新形势下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结合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公立医院干部队伍的结构,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教育、选拔培养、考核管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医改公立医院干部队伍建设

2009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已经成为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目标,公立医院如何积极探索有自身特点的科学发展思路成为当务之急。

毛泽东同志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干部队伍建设问题,是医院在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研究的问题,医院干部队伍是医院的中坚和骨干,对医院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背景下,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公立医院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

新医改形势

1.队伍结构有待完善。在我国,医疗管理专业起步较晚,现阶段医院干队伍主要来自本系统的医、药、技、护等岗位,高等院校培养的专业医院管理人才少之又少,干部队伍结构形成了以业务管理行为主、专业管理型为辅的队伍结构。以我们医院为例,现有非临床科室中层干部37人,来自医护药技岗位的比例约为86%,传统的业务经验型管理人员比重较大。

2.管理知识有待加强。目前各医院都重视对医疗以外的专业人才引进,如法律、管理、文秘等专业,以提高医院的干部队伍综合素质。但是现在管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对管理者的综合管理知识有较高的要求,而对于业务型管理团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局限性,干部队伍缺乏法律、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管理学要求的综合知识能力。

3.工作效率有待提高。由于历史等原因,公立医院干部队伍存在“官本位”的思想,搞管理的脱离临床一线,搞专业的忽视全局管理,只重管理、只重业务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层管理队伍自身执行力不强,缺乏工作主动性、计划性,整体观念差、统筹能力差,原有的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医院管理工作整体效率不高。

新医改形势

4.思想观念有待转变。由于管理人才较为缺乏,选人用人理念和标准存在偏差,医院管理评价体制不健全,管理职位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系列等原因,在医院内部形成了“重技术,轻管理”的观念,目前医院的绝大部分管理人员来自医疗一线新医改形势,凭经验做管理工作,中层干部中“双肩挑”的现象还普遍存在,没有认识到管理是生产力,医院也没有广泛开展管理文化宣传和建设活动,因此医院首先要转变对管理的传统观念,认识到管理工作在医院的重要性,提高管理效率。

二、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创新,形成新医改形势下的良好工作格局

管理和科学、技术已被称为现代社会的“三大支柱”,并把管理称为“第三生产力”。国外有人评论:19世纪是经济学家吃香,而20世纪40年代后,却是管理人才的天下了。衡量一个企业的先进水平,着眼点已从“技术差距”转到“管理差距”。可见,管理队伍在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省会医疗市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也对市级医院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团队至关重要。因此,从院长、职能科室科长到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的每个岗位管理人员,都必须在精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又要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律、政治等现代管理知识,具有决策、指挥、协调的才能。

1.思想教育“规范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医改形势,人的思想变化大,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自我价值的实现高于集体利益,公立医院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要在“党管人才”的前提下,规范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关心人才,爱护人才,保障人才的健康成长,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思想觉悟,以更好促进他们自发的参与到医院建设中来,积极主动的发挥管理作用,实现公立医院的宗旨。

新医改形势

2.选拔任用“科学化”。

干部选拔要突破局限,要以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团队为目标,组建干部队伍,对于公立医院来说,一方面可以借助上级组织部门的科学调配,建立专业管理素质高、业务技术能力强的班子队伍,另一方面,在本单位的中层干部的选拔上,也要在岗位需要的基础上选拔综合能力较强的、管理知识丰富的人才,在管理岗位上除了一部分有医务人员兼做管理干部工作以外,要引进纯学习管理专业的人员,走专职化道路,实现全员互动,有效推进的工作模式。

3.培养学习“综合化”。

新医改形势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对干部队伍也有着特殊的要求,中层干部大多是各个岗位上的精兵强将,忙于各种业务工作,培训学习机会较少,或者内容不够全面,有的参加培训少,有的只顾业务培训,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因此,在管理人员的培养上要多策并举,综合提高,加强与岗位管理相关的综合知识学习,实现管理队伍既要管事又要管人综合作用。

4.交流沟通“常态化”。

医院要经常举行各种管理工作研讨会,以便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整体效能,增进各部门和各科室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交流协作。如各职能部门和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工作总结与工作思路汇报会,开展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专题会等。医院还利用一周一次的院周会安排一些环节,介绍管理经验,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干部队伍的工作效能。

5.考核管理“制度化”。

中层领导干部选拔聘任工作以竞争为核心,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基本原则。对竞聘上岗的干部,要实现绩效量化考核与年终综合考核相结合、工作实际考核与量化目标考核相结合,以德才、兼、备为考核内容,职工对其进行民主评议和测评和全员考核,成立医院考核领导小组,建立科学、量化的考核体系,使干部队伍考核制度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对医院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提供方,如何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地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现代化医院管理干部队伍是建设现代化医院的可靠保证,是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关系到医院的整体发展能力,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发展以及兴衰,因此必须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