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8日,自治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6部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创新治理机制 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通过借鉴和推广三明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经验,探索我区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创新举措,加快我区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塑步伐,进一步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件指出,加强紧密型医共体党的领导工作。成立医共体党委,医共体党委书记可由本旗县市卫生健康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党委副书记可由总医院党委书记(或牵头医院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各成员单位主要党组织负责人为党委委员。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总院长(医共体理事长)负责制,医共体实行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健全完善医共体党委议事决策和定期沟通制度,集体研究决定医共体改革和发展重大问题。
文件强调,加快紧密型医共体管理机制改革。探索赋予紧密型医共体独立法人地位,按照独立事业单位进行统一法人登记,医共体内医疗卫生机构可以继续保留成员单位法人资格。统筹盘活县域内卫生健康编制资源,加快推进医共体编制总量核定,在编制部门统筹管理的基础上,赋予医共体统一调配、统筹使用权限。创新医共体编制结构调整、使用、管理方式,建立医共体编制总量5年动态调整机制。探索医共体“编制库(池)”管理模式,统一管理县域医疗卫生编制资源。在编制总量内加快推进编制备案制管理改革。
文件指出,加快紧密型医共体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医共体内岗位和招聘条件,集中制定招聘计划,由医共体统一组织公开招聘、统一培训、统一调配、统一管理。人口低于20万的旗县市医共体可按国家、自治区政策适当放宽学历、年龄等招聘条件,对急需紧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采取面试、直接考察等方式公开招聘。医共体要优先保障基层用人需要,在薪酬、职称评聘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优先向基层倾斜。加快推进医共体薪酬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开展县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保障与效益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试点。
文件强调,加快紧密型医共体财政保障机制改革。紧密型医共体各成员单位的财政投入政策、渠道不变,价格政策不变。改革自治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补助资金使用方式,重点投向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旗县市,主要用于旗县市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能力提升,建立财政补助资金与绩效评价结果挂钩机制。鼓励紧密型医共体设立财务管理中心,统一负责财政预算、财务管理、审计监督等,各成员单位独立设置的财务管理账户不变。创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管理方式,探索由医共体统筹管理和使用。加强医共体的内部审计管理。
文件强调,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医保支付制度改革。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整体作为医保定点机构和医保基金预算单位,开展医保协议管理,科学核定和合理安排医保预算总额。开展对紧密型医共体实行总额付费医改文件,加强监督考核,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完善结余留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医改文件,结余资金由医共体留用,主要用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劳务性收入支出。积极推进医保总额预算下,按病种、按分值、按人头、按床日付费等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进一步拉大医共体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就诊报销比例差异。
文件要求,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把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为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的有力举措,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完善配套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各有关部门在紧密型医共体推进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案例、好的经验做法和遇到的困难、问题要及时报自治区医改办。
振兴乡村必须加快农村医疗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加...(147)人阅读时间:2023-10-27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甘肃省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71)人阅读时间:2023-10-27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我国医改吹响攻坚号
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综合改革,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2017年4月,国家卫...(60)人阅读时间:2023-10-23动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我国医改吹响攻
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综合改革,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今年4月,国家卫...(88)人阅读时间:2023-10-22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药品加成必须取消
马海燕)中国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22日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加成必须取消。孙志...(203)人阅读时间: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