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满江红》炸了。
从首映礼到正式上映,张艺谋的新电影好评不断,当初预售时就已经破2亿了。
就在今天下午,票房直接突破3亿,打开《满江红》的评论区,满屏飘来——
“张艺谋牛!易烊千玺牛!”
全民期待,半天破亿,口碑爆棚,《满江红》出圈了。
但在铺天盖地的夸赞声中,不断有人在说——
“张艺谋,晚节不保。”
而他们认为导致张艺谋晚节不保的人,正是易烊千玺。
易烊千玺身为年轻演员,一直以来都有话题度,这是内娱明星的常态:有人爱有人黑。
但和张艺谋的晚节又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张艺谋,易烊千玺依旧有话题度,依旧会常常处于舆论浪尖。
更何况,一个已经73岁高龄的老人坚持创作,这份热爱已经远远抵得上年轻人之间的争议。
73岁,在我们的以往认知里,应该颐养天年安度晚年了,但这个老人却仿佛有无穷的精力,说好要拍电影,这一拍就是一辈子。
张艺谋这股精气神其实与他的年龄无关。
回溯他踏上巅峰的这一路,每一步的背后都是难以道尽的隐忍和倔强——
也许当年从学习画画的那一刻开始,张艺谋就已经走上了电影路。
苦闷的西北青年
从张艺谋开始记事的时候,他便敏锐地察觉到异样——
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他们总是用疏离、冷漠、奚落的目光看自己,如此种种,让张艺谋变得自卑。
张艺谋出身于陕西西安,是一个地道的西北汉子。
西北的尘沙很粗粝,张艺谋的灵魂也跟随着故乡的风,变得粗粝且坚韧。
埋头苦干,做一个有用的人,青年时期的张艺谋是这样想的。
后来他读完书在纺织厂当工人,闲暇的时候就喜欢画画读诗词。
在苦闷的青年时期,张艺谋没想那么远,他只是单纯觉得多学一点,再多学一点,艺不压身。
那个时候张艺谋总是给厂子里画画,有时也给工人画,被称作厂子里的大才子。
他本以为自己的人生定性了,会这样给工人画一辈子。
直到那一天和摄影相遇,张艺谋沉闷的内心怦然炸裂。
光影美学的艺术让张艺谋迷恋不已,为了买一台相机,张艺谋又是攒钱又是借钱,甚至一度到了卖血的地步。
第一台相机终于到手了,张艺谋握在手里,像握住了流动的生命。
擅于隐忍的张艺谋,将自己十几年的压抑倾泻在光影艺术。
一个小房子,一张床,剩下的全部都是摄影书籍和设备。
因为很多书籍都是借来的,张艺谋只能选择抄书,抄完再给人家还回去。
这一抄就是三年。
打开张艺谋的青春时光,那里只有一个西北青年洗好的无数张照片,以及厚厚的手抄稿。
靠着这门自学的技能,张艺谋在高考恢复后看到了曙光——报考电影学院。
原来,自己的人生并没有完全定性,还有冲出去的希望。
但命运又是一记当头喝棒——张艺谋28岁了,超龄了。
为了读大学,他带着自己六十多张摄影照片独自去了北京,他的作品惊艳了老师,但没有资格就是没有资格。
一次不成,那就再来一次,张艺谋是有一股莽劲的,最后在特批之下,他以28岁的大龄进入电影学院。
进入电影学院后,张艺谋才知道自己先前的人生是多么贫瘠。
同学们看过那么多电影,知道那么多大师。而自己除了会画画会摄影,竟空无一物,甚至连电影都没看过几部。
自己的人生还是被定性了吗?
张艺谋不信,他拿出了当年学摄影的热爱,开始学习电影。
他认为自己不是个聪明的人,没有那么多天赋,便一直用最朴素最笨拙的方法去学习——
每次看电影的时候,他都会把经典画面画在小卡片上,反复琢磨其中的精髓;在学校图书馆借书最多的人是他,学习最刻苦的也是他。
也许从学习画画那一刻开始,张艺谋多年以来的埋头苦干就是为了电影。
他把无限澎湃的激情都放在了心里,在生活里不断压抑自己,直到在电影的世界里将内心的力量彻底释放。
张艺谋的电影人生终于到来了。
寻找电影里的人生
一个有志之士若是苦闷久了,遇到甘霖必定一鸣惊人。
张艺谋就是这样的人,1982年他北电毕业,担任《一个和八个》的摄影师,获中国电影优秀摄影师奖。
他早在纺织厂拍照的时候,就把构图和光影练成了绝活。
也许这就是命运的安排,靠着「绝活」,张艺谋打开了电影界的大门。
在这之后,他和陈凯歌一起拍《黄土地》,两个人天刚亮就讨论拍摄。
陈凯歌这么说当时的张艺谋——
“在咱们 82 届 153 个同学中,有一点你最强烈——心比天高。”
即使此时的张艺谋已经走出了厂子,但不安感一直包围着张艺谋。
进入电影学院之后,他从年龄到对电影的认识,每一处都是短板。
关于才华,他认为王家卫是有才华的导演,而自己是个用功型导演,他也没有陈凯歌那样的世家,只能不断去学习去用功。
这种不安感让他时刻都想做一个有用的人,去把握能把握住的一切。
表面是平静和隐忍,内里却是燃烧的激情,两种心态碰撞在一起,造就了张艺谋早期电影的风格——
高饱和度的色彩和大开大合的场面。
一个字:极。
凡事都要做到极致才行,带着点不要留后路的疯狂。
比如《红高粱》,红艳艳的天空,一望无际的田野,用色彩来表现野性美和蓬勃生命力。
一部《红高粱》打响了张艺谋的名声,他捧回了中国第一座柏林银熊奖,朝着第五代导演的路走去。
也是在这部电影里,他认识了一个女人——巩俐。
在那几年里,张艺谋电影里唯一的女主角只有巩俐,《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菊豆》,这些电影捧红了中国第一个「谋女郎」。
巩俐走进了张艺谋的生命,与此同时,另一个女人走出了张艺谋的人生,她就是张艺谋的原配妻子,肖华。
但可惜的是,相恋八年也没有一个结果,两个人在合作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后分手。
分手后,巩俐迅速嫁给了大亨,此后十年 ,再也没有和张艺谋合作过。
直到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两个人再次合作,张艺谋说:
“14年前,我曾经答应过巩俐一个愿望,让她在我的电影中演一次女皇,如今我终于做到了。”
但这部电影在当时的反响并不好,现在豆瓣评分也没有超过6分。
从业几十年,张艺谋一直在寻求电影上的创新。
前期用高饱和度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构图也是他的重要法宝,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用构图来寓意剧情。
到了后面,他又拍摄出了注重真实的《秋菊打官司》,当年拍这个电影的时候,摄影机藏在人群里,晃动的画面让人身临其境。
但进入千禧年之后,围绕他的争议便多了起来,《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毁誉参半,人们说他江郎才尽。
但2008年,那一场震惊中外的北京奥林匹克开幕式,让世界看见了中国,也让张艺谋的才华再一次被看见。
双奥总导演
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上,一个北京八分钟让张艺谋收到了前所未有的骂名,甚至有人专门写信,要求换掉张艺谋。
尽管全国人民把张艺谋骂上了天,但他在总导演竞标上还是拿下了开幕式导演的位置。
张艺谋的压力很大,他非常清楚易烊千玺会不会追求女孩子,一旦把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搞砸,他就会来到人生的最低点。
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张艺谋团队经历了无数次的否定,前一天的方案终于敲定了,第二天张艺谋就会把他们全部推翻。
一遍遍重来,一遍遍否定,一点纰漏都不能出。
这个年过半百的导演已经把「极」刻到了骨子里易烊千玺会不会追求女孩子,年轻的时候拍电影,凡事求个极致,如今做了总导演,他一刻也不敢懈怠。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成功了,在鸟巢,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明古国的底蕴,以及那份迈向世界的友好。
这场开幕式至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当年张艺谋坐在席间,激动欢呼,他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待。
后来他又承接了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导演,此时的张艺谋已经72岁了。
2008年的奥运会大气恢弘,古典华丽,尽可能地让世界了解中国,走进中国。
但2022年的冬奥会更加含蓄内敛,比起「人海战术」带来的震撼,它多了一份大道至简的从容。
如今张艺谋已经73岁,他用一部《满江红》告诉大家,自己还没有退休。
一辈子都在拍电影,拿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国际大奖,做了史上第一个双奥导演。
在大开大合亦或者色彩浓烈的电影画面里,张艺谋身上的「极致」从来没有消散过。
甚至可以说,他生来如此。
在寂寂无名的青年时期,为了买一台相机,他什么都敢尝试。
没钱学习摄影,他就手抄摄影书籍,一抄就是三年;没有电影知识,他便临摹经典画面,一画就是两箱子。
那时的张艺谋一定没有想过,他有一天会成为享誉海外的导演。
这种追求极致的精神注定张艺谋会成功,从一开始,便是那个闷头做事的青年把张艺谋推向了这条人生路。
导演张艺谋和西北青年最终重叠,昂首阔步行走在人生的大路上。
追光者亦身披光芒,易烊千玺让千纸鹤成
8月16日,千家无名氏创立超话“易烊千玺让我成为更好的人”,此超话定义为易烊千玺粉丝【...(63)人阅读时间:2024-05-15刚认识的女孩子问我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她说起身边的人,总会流露出喜悦,你可以说:比如你对一个漂亮女生说:你好漂亮。女人...(150)人阅读时间:2024-05-10我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子,可她说我不是她
喜欢上一个女生,但是你不是她喜欢的类型,不要太担心,太紧张,我觉得下面的方法也许可...(85)人阅读时间:2024-05-09怎么能快速追到自己喜欢的女孩子?
追求一个女孩需要谨慎和尊重,快速追到她并不是目标,建立真诚的关系才是重要的。这有助...(118)人阅读时间:2024-01-13搞定心仪的美女,这四点少不了,别傻傻
在追求心仪的美女时,很多男人常常会感到迷茫和无助。本文将为你揭示搞定心仪的美女所必...(89)人阅读时间: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