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艺设计项目Craft+
成为了手艺人与设计师的“翻译者”
从2015年至今
从水族马尾绣到成都大漆
Craft+的足迹遍布整个中国
深入的调研和优秀的设计
让更多尘封的传统技艺得以新生
《 ZOO时髦圈儿》对话Craft+创始人程诗仪
解读背后的民艺灵魂
Craft+创始人程诗仪
初见的创始人程诗仪是在西岸艺术中心的一次展览上,她刚刚结束了在成都和云南的项目,她笑称自己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往云贵跑。(又称Craft+)是诗仪在伦敦艺术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就发起的国际民艺设计项目。
盛装打扮的平岩红苗姐妹
Craft+摄
90后的她自本科起就开始深入到各种偏远地区进行实地的调研和考察,她在那里挖掘到许多近乎失传甚至濒临消失的传统工艺,而她想做的正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唤醒这些被时间尘封与时代滞后的民艺灵魂,这便是Craft+的开始。
讲座上的诗仪
设计师出身的诗仪把许多和她一样的年轻设计师们带入这个语境中,以设计的视角去介入这些拥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发展至今,Craft+已经成为了设计与传统民艺之间的桥梁,从苗族刺绣到成都大漆,从东方视界到西方品牌,她与Craft+的故事越来越精彩。
织物专业出身的诗仪在本科阶段就对刺绣、编织、蜡染等各种技法有着系统的科班学习,对于传统工艺的热爱就像一颗种子埋在了她的心里,生根发芽。大一的暑假她就只身一人跑去云南旅行,那里独特的少数民族人文气息唤醒了她,此后,她的足迹遍布贵州、青海、甘肃、新疆等地,带着这些关乎文化特质的记忆,她远赴英国切尔西艺术学院继续潜心研习,在海外的这段经历为她日后构建Craft+的整体系统影响深远。
荔波瑶山
Craft+摄
以下为 ZOO时髦圈儿与Craft+创始人程诗仪的对谈:
Q:在英国留学期间你发起了Craft+这个项目,是什么启发了你?和你在伦敦艺术大学的这段学习经历有关系吗?
程诗仪:我本身对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就非常感兴趣,从大学开始就很喜欢去云贵陕甘这些地方旅行,那个时候并不是出于做项目的目的。在英国留学期间,在V&A博物馆看到的一场展览“The of India”带给我很大的触动。这场印度面料展在V&A里拥有很大一个展区,从源头的材料到制造技术、印花技术,再到最后的面料成品以及服装的演变史非常系统地展示了印度的传统服饰历史。在被印度织物系统所感动的同时,也不禁感叹,如果办一个“The of China”,可能整个V&A都会放不下。这样的遐想让我开始构想我要以何种方式来推广我们自己国家的传统工艺文化。
Craft+ X 展览
程诗仪:在伦敦艺术大学的求学经历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让我真正产生了观念上的转变。我在切尔西艺术学院攻读织物专业,切尔西学院的艺术氛围很浓厚,老师非常鼓励我们自发性地尝试任何想做的设计课题,这也打开了我的思维方式。海外求学对于Craft+最大的影响不仅仅是促成我去做这件事情,更是为我对Craft+的系统逻辑构建打下了基础,其实跟在伦敦艺术大学学习阶段构建的一个设计项目的思维模式和整套教育系统都有关联。
在海外,“ ”往往被视为原创设计最重要的环节。因为只有最直接地去接触、去感受,才是激发灵感的最佳方式。所以我们希望组织这样的调研,让设计师“去当地感受手艺人的诚意”,“去理解他们手中的时间”,最终“在这里做出有温度的设计”。
Q:创立Craft+的初期你跑了云贵很多寨子,那时候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经历是什么?
程诗仪:是在项目创立之初,在贵州一个苗寨里认识的第一位绣娘熊奶奶。我时常和团队开玩笑说,这位可能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大山的熊奶奶,是Craft+的精神创始人。2015年,我在贵州黔东南调研的时候认识了熊奶奶,当时是为了筹备Craft+,想去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寨子试着挖掘一些手艺人。那时朗德上寨还非常冷门,我是寨子里唯一的游客。在寨子里和当地人说我想学苗族刺绣,然后村民们就推荐了熊奶奶,说她是寨子里面最好的绣娘。初见熊奶奶时,她在自家吊脚楼边的田埂里,把自己的裤管卷得高高的,用双腿在翻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她的场景。晚饭后,等她空闲下来,我就和她聊了起来,她不太会讲普通话,我也不怎么听得懂当地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俩就半猜半比划地聊天。当熊奶奶知道我要学刺绣时眼前一亮,特别兴奋,立马给我捣鼓工具,开始一步一步地教我。
马尾绣背带
Craft+摄
程诗仪:当时已经晚上九十点了,我编绣线的时候她在我边上已经打哈欠了,我担心打扰到她休息,就说要不我们明天再学吧,她连说了好几声没事没事,她感叹村子里几乎没有年轻人做刺绣了,整个寨子可能也就三五个人做刺绣,还都不是年轻人,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像我这样一个20几岁的人竟然会对她们的老手艺这么感兴趣,从那么远的城市跑过来,所以她特别愿意教我。当时她坐在椅子上编绣线,我坐在她边上看着,就开始不自觉地掉眼泪。我完全被触动到了,那种老一辈人对传统手艺的真挚。和熊奶奶相处的那段日子,我真切体会到这些传统手艺的珍贵,而它的现状却是传承上的断层。
马尾绣底稿
搓马尾线
订马尾线
填芯绣
Q:推广民艺并非是一件易事,在Craft+创立的初期,有没有一瞬间是想过要放弃的?
程诗仪:这似乎是所有创业者被问到过最多的一个问题了(笑),成立Craft+的这些年,我几乎没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刻。Craft+在创立初期确实碰到了不少困难,小伙伴的离开、大量的经济投入等等,但这些都不是会触发我放弃的点。让我觉得非常艰难的时刻是当你极力想要去帮助这些手工艺人们时,很多手艺人无法理解,甚至会反过来质疑我们的动机,早年遇到这样的事,会让我蛮受挫的。但时间久了,手艺人们看到了我们的投入与付出,慢慢建立起情同家人们的关系,我们也逐渐找到了和手艺人们对话的方式,而当他们脸上露出希望的笑脸,真的会让你觉得,这是一件值得你一辈子去坚持的事情。
漠沙镇的花腰傣老奶奶
Craft+摄
“传统”与“设计”是Craft+探讨的永恒命题,通过设计去真正做到对传统手工艺的系统优化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设计师改变传统的设计思维,切实地了解工艺后才能解决问题。正如诗仪所说,手艺人并非是服务于设计师的,两者是在一种相互平等对话的语境里的,正是手艺人带来的工艺和文化内涵,让设计的输出方式变得更加丰富与不可替代。
与当地人聊天的诗仪
我一直会跟所有参与项目的设计师传达这样一个观念:手艺人和设计师之间一定要找到平等对话的方式,设计师要做到对手艺人的尊重,对传统工艺的尊重,才能够输出对传统工艺真正有价值的设计,这也是我创立Craft+的初衷。
瑶山寨中正在绣腰带的两片瑶老人
Craft+摄
对于手工,人们往往有一种因为价格过高而望而却步的消费印象,市场观念与品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本土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与传播。Craft+正在努力扭转着人们对于手工和传统的刻板印象大山里的时尚女人,对工艺的了然于心让诗仪很懂得如何去规避手工制作中不必要的资源耗费,这给手艺人和市场留足了空间,如她所言,手工艺并不一定代表着昂贵和高攀不起,它可以大众化,也能触及更多的人,而用对方式和用对地方尤为重要。
花腰彝的刺绣纸样
Craft+摄
与西方品牌的合作为Craft+带来了更大的声量,Craft+在这其中充当的更像是一位“翻译者”,对于传统文化和工艺扎实的调研与实践经验帮助品牌以更具有中国人情味的叙述方式对接给消费者。和西班牙奢侈品牌Loewe合作的新春短片就展现了中国的三个传统民俗文化:板凳龙、皮影戏和中国结,民俗的背后是三个关于返乡、团圆与迎新浓浓中国年的故事。诗仪也为我们解读了这背后的创作趣事。
腾冲皮影
Craft+摄
Q:Craft+和Loewe合作的新春短片以传统的工艺讲述了中国的新年故事,从板凳龙、皮影戏到中国结,你们横跨了三个不同的地方,这背后的创作思路是怎样的?
程诗仪:我们前期策划的切入点就是思考“对所有中国人来讲,过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于是,“返乡”“团圆”“辞旧迎新”在团队里达成了共识,并且以这三个关键词将三个新年故事相互承接串联在了一起。我们再把这三个故事匹配到三个不同的项目——板凳龙、皮影戏、中国结,找到彼此之间的关联点。中国结比较直白,过年家家户户都有挂中国结的习俗大山里的时尚女人,辞旧迎新和中国结关联度很高。板凳龙和皮影戏背后的小故事是很温情的。板凳龙在浙江金华浦江那边的习俗是:每家每户添一个男丁,就会打一条板凳。一到过年,家家户户就把板凳串成一条长龙,村与村之间还会比赛,龙越长则说明这个村的人丁越兴旺。对于浦江人来说,过年返乡参加板凳龙的比赛也是他们不可错过的过年习俗。
浙江金华·板凳龙
Craft+摄
程诗仪:关于皮影戏,我们则走访了云南腾冲,在过去电视还没有那么普及的年代,对当地人来说皮影戏就和春晚一样,一听到村子里锣鼓声响起就知道皮影戏要开演了,家家户户带着板凳围坐村口看戏。同时,腾冲皮影这支支系祖祖辈辈都在不断传承,目前祖孙三代人都还在继续表演,所以每一次的演出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家人的团聚时刻,既是小家庭的团圆,同时又是整个村子的团圆。从板凳龙、皮影戏再到中国结,我们想要去讲述一个真正属于中国春节的故事。
云南腾冲·皮影戏
腾冲皮影戏第四代传人——刘永周老师
山东济南·中国结
Craft+摄
Q:Craft+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中国传统工艺,最近你们的项目“何以为漆”为何会选择大漆工艺作为新的合作对象?
程诗仪:刚好是遇到了一个很理想的项目契机,以及很棒的项目合作对象。这一次的项目是受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的支持,由水井坊品牌设立的非遗新生专项基金,和近七十年来都在坚持使用天然大漆手工制作的成都漆器工艺厂合作,给了项目强有力的支持。而且Craft+的项目发起五年来,我们已经从单一的从设计纬度思考行业问题,拓展到产业链、传承系统、商业系统等更全面的纬度去唤醒传统工艺行业的生机。我们在几年时间从不同的片段去找到行业问题并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一直在找一个合适的项目契机来呈现我们的完整的设计路径。
《生命》漆塑
大山少年的歌:于无声处放歌,我让世界
如果你听过孩子们的歌声,如果你见过他们唱歌时的样子,也许你也会跟我们一样,对音乐怀...(188)人阅读时间:2023-01-25历史解读:一个男人和九个日本女人困在
见队友迟迟不来,干脆带着这9个女人进了深山老林,过起了帝王般的生活。“也许这就是爱情...(118)人阅读时间:2023-01-2515款流行发型,不论长与短,全都特别美
女士发型怎么剪才能让人看了心动?一定少不了流行发型,今天这15款流行发型就很不错,不论...(116)人阅读时间:2023-01-25流行发型22款,越剪越漂亮,看看你最爱
喜欢流行发型的姐妹一定不要错过今天这22款,越剪越漂亮,看看你最爱的是哪一款? 女人的...(87)人阅读时间:2023-01-2517款当下最火流行发型,卷发直发全都有
哈喽,各位爱美的姐妹,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时间,为大家带来了17款当下最火的流行发型,...(79)人阅读时间:2023-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