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麻醉药一、概念二、局麻药的作用机制三、局麻药的体内过程 四、药理作用五、临床应用 六、不良反应 七、常用局麻药八、影响因素 一、 概念局部麻醉药简称局麻药(local ),是一类以适当的浓度、局部应用于神 经末梢和神经干后,在意识清醒的条件下能暂时、可逆和完全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产 生和传导的药物。局部麻醉药使神经纤维兴奋阈升高、传导速度减慢、延长动作电位的不应期,最后 完全丧失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在局麻药的作用下,痛觉先消失,其次是冷觉、温觉、触觉和压觉,最后发生运动 麻痹。神经冲动的传导的恢复则按相反的顺序进行。构效关系常用局麻药可分为酯类和酰胺类两大类,亲脂亲水双重性,酯类毒性和过敏反应大。 常用局麻药比较二、作用机制使用依赖性(use-)又称为频率依赖性(-)在静息状态下,局麻药的作用较弱,增加电刺激频率则使其局麻作用明显加强, 这是由于细胞内的解离型局麻药只有在 Na+通道开放时才能进入结合位点产生阻滞作用。三、局部麻醉药的体内过程1 .吸收影响局麻药吸收速度的因素有:剂量和浓度用药部位和方法是否加用血管收缩药一般来说,剂量大、药液浓度高、用药部位血管丰富及未加血管收缩药则 吸收快,反之则慢。
2. 分布、代谢和排泄局麻药可与血浆蛋白结合。酰胺类局麻药约有 55%~95%与血浆蛋白结合。酯类局麻药主要被血浆中的假性胆碱酯酶水解;酰胺类局麻药在肝脏经微粒体混合 功能氧化酶脱烷基化代谢降解。局麻药随尿排除的量受尿液的 pH 值影响,尿呈酸性时,局麻药排出较多。 四、药理作用局麻作用 吸收作用五、临床应用 六、不良反应1.吸收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地西泮防惊厥)。心血管系统:对心肌的膜稳定作用导致兴奋性下降,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合用麻黄碱 可防止低血压)2.变态反应 :荨麻疹、支气管哮喘及喉头水肿等,酯类更易发生。 七、常用局麻药普鲁卡因(, 奴佛卡因 ) 利多卡因(, 赛罗卡因 ) 丁卡因(, 地卡因 )布比卡因(, 麻卡因 ) 罗哌卡因依替卡因 普鲁卡因:对粘膜的穿透力弱,不用于表面麻醉,需注射给药产生麻醉作用。给药 1~3 分 钟内开始作用,维持 30~45 分钟。加入少量肾上腺素能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吸收毒性。本药在血浆中被酶水解,产生对氨基苯甲酸 PABA,能对抗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 故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
用药过量会引起过敏反应。 利多卡因:与相同浓度的普鲁卡因相比,利多卡因起效快,作用强而持久。对组织无刺激 性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的常用办法是,安全范围较大,无扩张血管作用,能穿透粘膜,可用于各种麻醉方法,故称为全能局 麻药。肝微粒体酶代谢还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丁卡因酯类,麻醉强度大、毒性最大,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一般不用 于浸润麻醉。布比卡因酰胺类,麻醉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用于浸润麻醉、传导麻醉、硬膜外麻醉。心脏 毒性严重。罗哌卡因酰胺类延长局麻药作用时间的常用办法是,心脏毒性小于布比卡因,适用于硬膜外、臂丛阻滞和浸润麻醉、产科手术麻 醉。痛觉阻断强,运动影响小。区域镇痛的首选药。八、影响局麻药作用因素体液 pH 值:体液 pH 值偏高时,游离型增多,麻醉作用增强;在炎症组织中作用 减弱。药物的浓度:增加药物浓度并不能按数学比例延长局麻维持时间,反会加快吸收 引起中毒。血管收缩药:浸润麻醉时加入肾上腺素可以延长作用时间、减少吸收毒性。神经纤维的粗细、有无髓鞘。体位:坐位和头高位。麻黄碱预防低血压。 专有名词局部麻醉药(local )使用依赖性(use-) 本章要求掌握:局部麻醉药的药理作用,作用原理,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熟悉:常用局部麻醉药的特点了解:局部麻醉药的应用方法思考题局麻药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不良反应及其应用方法。 常用局麻药的作用及应用特点。
究竟哪些人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
所以通过口服降糖血糖不达标的患者,一定要积极配合医生启用胰岛素治疗方案。胰岛素强化...(136)人阅读时间:2023-10-26胰岛素的副作用盘点,知己知彼方可百战
我们一直在强调胰岛素带给人类的巨大贡献,到目前为止,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最主要药...(174)人阅读时间:2023-10-26眼睛做激光手术的适应症
眼睛做激光手术的适应症1眼睛做激光手术的适应症疑惑二、哪些人都做通过近视手术恢复视力...(56)人阅读时间:2023-10-23月经推迟小腹疼痛是什么原因,月经量突然
每一个正常女性在每一个月都是会经历月经的,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但是,对于不少的...(144)人阅读时间:2023-10-20更年期故事:左下腹胀5年,消化道症状怎
有人或许好奇,这下腹胀明明是胃肠道症状,不去消化科看医生,却去看更年期和月经病为主...(188)人阅读时间: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