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 >

湖南道地药材有哪些[2篇].doc

时间:2023-09-23 00: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道地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因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味苦性温的中药有哪些,以致较同种药材在其他地区所产者品质佳、疗效好。河南是我国的中药材大省,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河南的道地药材有哪些。河南省最著名的道地药材是四大怀药,为地黄、牛膝、菊花、山药,其他的道地药材还有薯蓣、山茱萸、辛夷、忍冬、望春花、柴胡、白芷、桔梗、款冬花、连翘、半夏、猪苓、牛膝有多种,入药的有怀牛膝、川牛膝、土牛膝之分。怀牛膝产于河南温县、武陟、博爱、沁阳等地,旧称怀庆府,故名;川牛膝产于四川等地;还有一种野生者名土牛膝,三者品种各异。牛膝最早载《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多有论怀牛膝呈细长圆柱形味苦性温的中药有哪些,有时稍弯曲,上端较粗,长30-60cm,直径0.2-1cm;表面土灰黄色或淡棕色,有细皱纹和侧根痕,皮孔明显;质较韧,断面微呈角质状而油润,可见筋脉点(维管束),断续排列成2-4轮同心环;气特异,味微甜、苦涩。伪品有红牛膝:为同属植物柳叶牛膝的根。习称红牛膝,根多数成簇,外表黄棕色,具明显的纵皱纹,具细的侧根。质韧,不易折断,断面灰棕色或淡红色,筋脉小点(维管束)1-4层,排列成环。气微,略有甜味,后微苦而麻舌。

土牛膝:为同属植物粗毛牛膝的根,又名倒扣草、倒钩草、倒梗草。根多呈细长圆柱形,长20-30cm,直径0.3-0.6cm。表面灰黄色,顶端有切去芦头的痕迹,全体有细顺纹与侧根痕。质柔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筋脉小点(维管束)数层排列成环。气无,味微甜而涩。白牛膝为石竹科植物狗筋曼的干燥根,又名水股牛。根呈细长圆柱形,稍扭曲,有的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0.3-0.6cm。表面灰黄色,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并有少数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皮部灰白色,木部淡黄色。气无,味苦。怀牛膝:是享有盛誉的“四大怀药”之一。怀牛膝分生、熟两用。生用散瘀血,消痈肿,用于治疗淋病尿血、癥瘕、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喉痹、痈肿、跌打损伤等症;熟用多为酒炒,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用于腰膝骨痛、四肢拘挛、痿痹等症。现代药理发现,其所含的皂苷对子宫有收缩作用;煎剂对肠管呈抑制作用;醇提取物能扩张心脏外周血管,起到降压作用,还发现其有止痛、利尿之功。怀牛膝多煎汤内服,治风湿寒痹、腰痛少力,常与桂心、山茱萸、木瓜、五加皮等配伍;治筋脉掣痛、手足麻木,常与天麻、杜仲、羌活、独活等配伍;治结石症常与当归、鸡内金、瞿麦、通草、金钱草、滑石、海金沙等配伍;降低血压,常与生赭石、生石决明等配伍;治妇人经闭、产后恶阻,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配伍。

亦可浸酒、熬膏或入丸、散,外用捣敷。川牛膝:又名甜牛膝,主产于四川的雅山、乐山和西昌等地;另一种为麻牛膝,性状与川牛膝相似,主产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我国云南、西藏亦有产。具有祛风、利湿、通经、活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腰膝疼痛、脚痿筋挛、血淋等症;治疗跌扑刀伤,有缓和疼痛之效。川牛膝常与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配伍,治疗妇女经闭;与羌活、桂枝、苍术、秦艽、防风等配伍,治疗风湿关节痛;与当归、瞿麦、木通、滑石、冬葵子等配伍,治疗产妇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川牛膝与诸药配伍煎汤内服,或浸酒、入丸散。土牛膝:土牛膝又称杜牛膝,具有活血散瘀、祛湿利尿、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淋病、尿血、妇女经闭、癥瘕、风湿关节痛、脚气、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痈肿、跌打损伤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土牛膝所含生物碱,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所含的脱皮甾酮能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有增强细胞活性的作用;富含的多糖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并具有抗炎、镇痛、利尿、解痉、排石、兴奋子宫的作用。土牛膝配桂枝,能温中散寒;配车前子,通利小便,清热祛湿;配钩藤,补益肝肾。土牛膝入煎汤内服,亦可捣综上,这三种牛膝,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怀牛膝偏于补肝益肾,川牛膝偏于破逐瘀血,功多祛风利湿,土牛膝则偏于清热解毒、祛湿利尿。

味苦性温的中药有哪些

临床使用时应加以区别,辨证施用,以达到最佳疗效。野生药材多分布于各大山区,蕴藏量较大的有三明市(25%)、宁德地区(17%)、建阳地区(13%)、漳州市(11%)和龙岩地区(12%)。栽培药材多集中于东南丘陵地区,产量较大的有泉州市(24%)、漳州市(30%)和建阳地区(9%)。大宗药材有泽泻、莲子、乌梅、厚朴、太子参、穿心莲、陈皮、海金沙、青黛,蕲蛇、金钱白花蛇及牡蛎等。福建的中药资源经上世纪八十年代进行的全省中药资源普查,报道了有动、植物、矿物药种,其中动物425种,植物药种,矿物药及其他类19种。福建大宗地道药材约有30多种,即建瓯的建泽泻、浦城的厚朴(建朴)、仙游的青黛(蓝靛、建青黛)、莆田栀子(黄栀子)、闽候的栝楼(瓜蒌)、闽候、闽清的枳壳(绿衣枳实)、福州的陈皮、大田的葛根、霞浦的香橼、长泰的春砂仁、邵武的使君子、永泰、上杭的乌梅、建宁白莲(建莲子)、古田的银耳、浦城的薏苡仁、闽南的姜黄、莆田、福清的枇杷叶、棕榈子、沿海的海藻、金边地鳖虫,浦城、诏安、仙游的金钱白花蛇、闽北的蕲蛇、闽东的海螵蛸、海金沙、莆田、惠安的蟑螂、漳州的琥珀、福州的铜青等品种。

味苦性温的中药有哪些

福建的大宗地道名产药材经过近几十年的演变,一些地道药材主产地发生了变化,一些地道药材被相同药效的化学药所取代而少用,现在部分原来的地道药材已经没有收购或很少收购了,如使君子、琥珀、铜青;有些药材因资源减少如金边地鳖虫、金钱白花蛇、蕲蛇、海螵蛸、海藻、棕榈子等。一些药材经过发展,提高了品质、扩大了规模,在市场上有了信誉度,也就自然的成为了地道名产药材,如太子参、茯苓、灵芝、玫瑰茄、凉粉草、绞股蓝等;还有一些经野生转家种形成规模如九节茶、金线莲、铁皮石斛、鱼腥草、南方红豆杉、雷公藤、三叶青、黄精姜、七叶一支花等品种也成了大宗地产药材;另有一些引进养殖的动物如黑熊、梅花鹿等品种经过发展,已形成了产业化规模成为福建的大宗品种。目前福建主要大宗名产药材品种如下:1.建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以块茎入药,别名:水泻、天鹅蛋、天秃、鸭舌菜等。中药处方名:泽泻、建泽泻。泽泻性寒、味甘,具清湿热、利小便、降血脂的功效,主治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浊、泄泻及妇女白带等症。现代临床还用于治疗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泽泻是利水去湿泄热的常用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明初,建宁府(建瓯)已种之。以建安、瓯宁产者为地道,称为建泽泻。

味苦性温的中药有哪些

建泽泻早期主产于福建省建瓯、建阳、浦城等市县。《建瓯县志》称:泽泻“种池中,秋种冬收,作长圆形,产吉阳(属建瓯县)者佳。”建瓯产泽泻具有个大型圆、外表光滑、色白质实、粉性足等特点。曾被国家授予“泽泻之乡”美誉。全省年最高收购量1978年730吨。上世纪50年代末福州市的效区及福清及厦门市的同安、漳州市的龙海、漳浦、云霄等市县引试种成功,并把秋种改为冬种,成为高产稳产的泽泻生产基地,生产技术和加工设备优于老产地,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也享有盛誉。最高年产量在200多吨左右。二十多年来一直作为我省外贸泽泻生产出口基地,每年出口50--100 吨,成为闽南出口创汇拳头产品之一,成为建泽泻的 产地。产品除销省内,还出口东南亚各国。 目前,建瓯、建阳等地每年种植面积约在3000亩左右。种 植泽泻最怕高温而现在种植泽泻专门提前种植,为的是让泽 泻抽苔(开花)而采摘泽泻花苔作蔬菜买,很受闽北的建阳、 建瓯、南平一带的消费者欢迎,且经济效益好。 2.建莲子(白莲):莲子为睡莲科莲属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芯、莲房、须、叶、藕节入药,全身是宝。 莲子味甘、涩,性平。归脾、肾、心经。具有补脾止泻, 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脾虚久泻,遗精 带下,心悸失眠等症。

味苦性温的中药有哪些

建宁县在后梁时已种白莲,以西门百口莲塘所产之莲最佳。梁代陶弘景说:建莲“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久服轻 身耐老,不饥延年”。1988 年该县产量达 400 多吨,以结实 粒大圆满,洁白细嫩,煮泡易烂,不糊不碎,颗粒完整,汤 清味香,爽口宜人而著称,是滋补养身之上品。现建宁县、 泰宁县、邵武市、建瓯市、建阳市、武夷山市等地均有种植。 福建白莲以结实粒大圆满、洁白细嫩、煮泡易烂、不糊不碎、 颗粒完整、汤清味香、爽口宜入而著称。建宁县2010 植面积达60000多亩,产量达 4000 多吨。2010 年全省种植 在10 万亩以上,产量达10000 3.巴戟天:为茜草科藤状灌木植物的干燥根茎入药,。,又名巴戟、鸡肠风、兔子肠、巴戟肉等。中药名:巴戟天。 巴戟天性微温,味甘、辛;归肾、肝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祛风湿、补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内伤、 肾虚阳痿、夜梦遗精、腰膝酸痛、月经不调、神经衰弱、尿 频遗尿、宫寒不孕等症。 野生巴戟天分布于福建闽南和闽西地区,1972年,福建开 始试验野生转家种。经过几年研究,初步解决巴戟天野生转 家种、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稳产和高产等关键技术问题。

巴戟天人工栽培一般亩产干品可达150 公斤以上。武平县芦 坑长安山种植场巴戟天亩产干品超过270 公斤,1981 年全省 产量9.1 吨。80 年代末,漳州、龙岩等地区将其列为创汇农 业、致富门路,积极扩种。目前,主产地南靖县和溪、永定 县湖山等地积极扩大生产面积,进行产业化开发。在南靖和 溪乡,永定县湖山乡已建立了千亩巴戟规模化基地,全省种 植面积在 6000 亩左右。南靖县、永定县己成功向国家申报 了巴戟天地理标志。这为巴戟天的大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 白术性温,味苦、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益气、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等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倦怠无力、 食少胀满、脘腹痛、呕吐泄泻、表虚自汗、胎动不安、妊娠 水肿及白细胞减少等症。 白术为常用中药,与人参齐名,向有“南术北参”之誉,为浙江“八味”之一。除用于配方外,也是中成药常用原料,如 十全大补丸、五苓散、千金止带丸、固本咳喘片、合生发肾 宝、八珍颗粒、补中益气丸、归脾丸和络舒肝胶囊等。同时 白术出口创汇的大宗药材。 白术主产于浙江省,其栽培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故有浙术之称。我省在50年代未引进浙江白术种植获得成 功。主要在建阳、邵武、光泽、武夷山及太宁、尤溪等地形 成规模,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全省最多种植面积达4000~ 6000 亩上下,产量达3565吨。

这些产区由于在选留种子、 精心育苗以及利用新开的芦苇山种植,加上精心管理,因此, 所产白术质量较老产区好,几十年来逐渐地形成为我省的品 牌品种。福建产白术个大而质优,尤其在浙江市场享有胜誉。 近年来闽东的柘荣县后来居上,种植面积最大,每年白术种 植约有 8000 亩左右,全省的种植面积在 12000 亩上下,产 量达6000 多吨,除本省自销外,大部外调全国。 5.厚朴:为木兰科木兰属植物厚朴、凹叶厚朴,以树皮、10 枝皮、根皮、花蕾、果实等均可入药,别名:川朴、紫油厚 朴、油朴、烈朴、赤朴、重皮等。中药名:厚朴、厚朴花。 厚朴性温,味苦、辛;归脾、胃、大肠经。具有温中、下气散满、燥湿、消炎、破积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痞满胀 痛、食积气滞、呕吐泻痢,痰多咳喘,气逆等症。 厚朴花性温,味苦。具有宽中理气,开郁化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脘痞闷、胃气胀痛、肝气郁结等症。

上一篇:没有了

网站首页

下一篇:没有了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