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 >

常用治疗痛风的药物和降尿酸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时间:2023-03-07 07:01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一封来自尿酸的自白书!

我叫尿酸,是你们身体内一种生化物质,和你们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不过也是一个没有太多作用的“废品”。现在我来自我介绍一下: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我是人体细胞分解出的核酸,再分解代谢成多种嘌呤,通过我喜欢的相关酶的帮助催化和氧化而生成的东西,是人体的自然规律。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如果你们身体对我的前辈,高分子化合物代谢环节紊乱,帮助合成我的酶活性增加,而抑制合成我的酶活性减弱,就会导致我的生成增加。这样我就超生了,嘌呤代谢正常的健康人,就无此担忧。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我还有许多外来的伙伴,是从你们的嘴巴里吃进来的,它们要占我在身体里的20——30%,我的增加,有许多就是食物惹的祸,当然也是因为代谢的紊乱。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在你们每天吃的食物里,有许多富含我的上一代——嘌呤,它们通过上述代谢渠道,就会生成许多我,尤其是海鲜姐姐和动物大哥的内脏以及豆类。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要是你喜欢喝酒(乙醇),那也是一个麻烦的制造者,它在结构上和我很相似,我在脱氢分解过程它会抢我的道,致使我不易流畅排出而滞留。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我有三分之二以上,都是从你们的泌尿系统——肾脏这个门走出去的,因为你们肾脏给我开的门(肾阈)本来就小,所以要是你的肾脏功能出了问题,把门再关小,我就只好留在你们身体的血液里,这不是我调皮不想走,是你身体对我的挽留,我当然出去的就少了。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对了我忘了,你要是过于疲劳或休息不足,会导致我的代谢迟缓,我也会滞留在你的体内;据说我在人体的增高还有遗传性,也不知哪根筋出了毛病,说是一些酶的遗传基因出的问题,居然人体还有这个毛病,你可不能怪我哦。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我在身体里增高,你们也不必害怕,只要重视积极处置,我也是会配合你们的,一是你要多喝水,每天要喝2000毫升左右,我不就能较快跟你的尿液一道出去了吗?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二是如果你的肾脏有问题,你就赶快请医生对症治疗;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三是如果是因为你吃进来的,你可就要好好管住嘴,别忍不住贪吃贪喝,否则我那些同伙就会大量入侵,其实我也不欢迎它们来,但我有什么办法呢,只能靠你自己了。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四是注意休息和运动,出出汗我也能走出去一些。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但我也要向你提点忠告,如果增高你不积极处置和治疗,会产生后患的,因为我在血液里无所事事到处游荡,当在关节的软组织里流动不畅时,就会乐意的留下来聚会,造成你的许多关节肿胀,压迫了你的神经,就会让你很痛,在医学上这叫“痛风”。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另外我在肾脏不断的在过滤、吸收等循环,也会因一些因素干扰而现原形,形成结晶,会堵住肾脏排泄通道,造成急性肾衰或形成肾结石,就是说我也会造成肾疾病。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我在你们身体里是多余的垃圾,我的自述让你大概知道了我的来龙去脉,如果在身体里多了,只要重视,抓住我的短处,把我请走,我是不会对你产生伤害的,告诉你那么多关于我的秘密,祝你健康哦。

疾病备注:

警惕尿酸正常的痛风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尿酸不高,痛风也可能发作

医学界认为,高尿酸血症是诊断痛风的前提条件。没错,尿酸升高到一定程度,痛风会发作,或者说,尿酸越高或持续升高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得痛风。然而,在临床诊疗中,常常遇到一些痛风患者,拿着尿酸正常的化验单找医生咨询,甚至怀疑医生诊断有误;甚至可能还会有非风湿的大夫直接告诉患者——没有患痛风。

医生表示,导致出现以上的一些有关痛风的误区,是源于大家对痛风的认识不足。大家都关心尿酸升高会导致痛风的问题,但往往忽略:痛风患者也可能血尿酸正常。

结合发作特点即可确诊痛风

这其中原因有二:

1、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患者疼痛越高,引发的应激反应越大,由此引起脑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素越多,而促肾上腺素有增加肾脏排泄尿酸的作用;

2、疼痛发作期间,患者食欲受到影响,进食量锐减,自然高嘌呤的食物也进一步减少,尿酸的生成减少。由于这时候进食嘌呤食物少,尿酸排除多,往往血尿酸化验结果比真实值要偏低,甚至达到正常范围。

医生提示,只有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再分析检验结果,特别结合痛风发作的特点,如关节肿痛来得快,去得也快,往往以单个关节受累为主等特点,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常用治疗痛风的药物和降尿酸药物有哪些副作用?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急性痛风发作时常用三类药物治疗: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消炎药(解热止痛药)和激素,其中,前两者是一线药物,应该首选。常见降尿酸药物有:减少尿酸生成的药物别嘌醇、非布司他,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苯溴马隆等。

一、治疗痛风的药物副反应

1、秋水仙碱:

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具体用法:开始口服2片(0.5mg/片),1个小时后用1片,12小时后再用1片;以后每次1片,每天2~3次。

秋水仙碱的副作用很大,而且副作用与剂量明确相关,常见副作用的有:

①胃肠道症状:呕吐、腹泻、腹痛及食欲不振,发生率高达80%,长期服用者可出现严重的营养不良或出血性胃肠炎。

②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严重者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可危及生命。

③肝损害:转氨酶升高,黄疸等。

④肾损害:血尿、少尿,血肌酐升高等,严重者急性肾衰竭。

⑤其他:肌溶解,脱发,皮疹,发热,抽搐及意识障碍。

特别应该注意的是,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治疗有效时,药量离中毒剂量就不远了。

文献提示,秋水仙碱中毒在24 h内首先出现胃肠道症状,之后进入多脏器功能衰竭,严重者服药后第24~72 h内死亡。死因多为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等。

2、非甾体抗炎药:

也就是咱们常说的解热镇痛药,这一类药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众多。常用的有消炎痛、扶他林、布洛芬等,以及新型的止痛药(选择性COX-2抑制剂)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后者的副作用小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建议选择。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①胃肠道症状:这类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消化道溃疡、胃肠道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

②肾损害:血尿,血肌酐升高等,长期使用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率比中药还高。

③凝血障碍:延长出血时间,对严重肝损害,凝血酶原过低,维生素K缺乏及血友病人可引起出血。

③过敏反应:以荨麻疹和哮喘最常见。

④水杨酸反应:大剂量服用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导致过度换气,酸碱平衡失调,高热等。

3、糖皮质激素:

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不首选使用,只有当上述两类药无效,或者肾功能不好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可选择使用。使用中效激素比如泼尼松(强的松)或者甲泼尼龙,泼尼松的用法:0.5 mg/kg/日,相当于泼尼松或者甲泼尼龙每天6~7片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清晨一次顿服,用药2~5天后逐渐减量,总疗程7~10天。

激素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很多,短期使用可导致胃肠道反应,比如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出血等;长期使用导致向心性肥胖、感染、钙丢失、骨质疏松、糖尿病、胃溃疡等。

对严重痛风、剧烈疼痛者,可联合用药:比如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或者秋水仙碱+非甾类消炎药。不提倡非甾类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激素的联合,因为二者对胃肠粘膜的损害都很明显,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

常见降尿酸药物的副反应

1、别嘌醇:

成人初始剂量50~100mg/天,最大剂量600mg/天。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时剂量为50~100mg/d,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应禁用。

不良反应有:

①过敏:皮疹的发生率为3%~10%,可呈瘙痒性丘疹或荨麻疹,也可为水疱性反应。

止痛药和抗生素那个副作用大

严重者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剥脱性皮炎是一种致死性的超敏反应,常发生在HLA-B*5801基因阳性者,同时应用噻嗪类利尿剂和肾功能不全者也易发生。HLA-B*5801基因在汉族人、韩国、泰国人中阳性率显著高于白种人,推荐在服用别嘌醇治疗前进行该基因筛查,阳性者禁用。

②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

2、非布司他:

初始剂量20~40mg/天,最大剂量80mg/天。对肾脏安全,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无需减量,重度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时慎用。

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害、恶心、皮疹等。最近有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报道,多发生在大剂量(每天80mg)使用者,具体的危害还要等详细的研究报告证实。

3、苯溴马隆:

成人起始剂量25~50mg/天,最大剂量100mg/天,早餐后服用。对肾脏安全,肾小球滤过率20~60ml/min时,推荐50mg/天,肾小球滤过率时,或者尿酸性肾石症患者禁用。

不良反应有

①尿酸性肾结石:苯溴马隆促进尿酸排泄,导致尿尿酸浓度升高,诱发尿酸性肾结石。

②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等。

4、碳酸氢钠:

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高尿酸血症和/或痛风患者,碱化尿液可预防肾结石的发生。

起始剂量0.5~1.0 g/次,3次/天,口服。与其他药物相隔1~2小时服用。

不良反应有:

①胃肠道反应:因中和胃酸,用药后出现胀气、胃肠道不适等。

②高血压:钠离子含量高,长期应用钠摄入过多、高血压。

因此,降尿酸药物需要在内分泌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