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
饮食习惯和我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要想拥有强健的体魄,首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小学时期是学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常见的健康饮食习惯:
1.膳食要多样化,量要充足且平衡合理。
2.吃的东西尽量要全面一些,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的好习惯。
3.注意饮食卫生,做到饭前便后应洗手。饭后漱口,瓜果应冲洗干净后再吃,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4.学会一些就餐礼仪。比如,食不语;不含着食物喝水;不要持着筷子指指点点和在菜盘子里扒来扒去;打喷嚏和咳嗽时,要用餐巾或手帕遮着嘴,把头远离餐桌。
5.进餐要定时、定量。
6.吃饭时应细嚼慢咽,切勿狼吞虎咽。更不要边吃饭边玩或看电视看书。
7.主食限量,多吃蔬菜,少盐,少糖,少快餐。
8.适当的运动,禁止饭后剧烈运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学生养成了喜欢吃零食的坏习惯,面对琳琅满目的零食,该如何选择?5月17日,中国副食流通协会正式发布《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明确了3-12岁儿童食用零食的建议,以下这六方面要多加注意了:
1含反式脂肪酸的零食
常见的零食有:蛋糕(植物奶油和人造奶油类)、奶茶、西式糕点、面包、薄脆饼干、曲奇、代可可脂巧克力、冰淇淋、蛋黄派……凡是松软香甜,口味独特的含油食品儿童健康饮食调查报告,以及像薯条,炸鸡等一炸再炸的煎炸食品,都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
什么是反式脂肪酸?
一些肉类、母乳或奶粉中,都含有天然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几乎是无害的,
但是,人造反式脂肪酸,对人体有害无利。人造反式脂肪酸的主要来源是部分氢化处理的植物油,这种油具有耐高温、不易变质、存放久的特点。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50多万人因摄入反式脂肪酸而死于心血管疾病。另一项研究表明,反式脂肪在膳食总能量中的比例每上升2%,冠心病的危险就会上升25%。世卫组织早在2018年,就提出计划五年内在全球范围内全面禁用人工反式脂肪酸。
对于孩子来说,长期进食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更是数不胜数。
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童晓强调:“反式脂肪酸会引起孩子成年以后的心血管疾病。而且吃多的话,会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很大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儿童智力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性别错乱。”
摄入过多反式脂肪酸,会让孩子变胖变傻。这种“笨蛋脂肪”,会造成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
长期食用反式脂肪酸,还会让孩子变得脾气暴躁。
美国研究表明:不论年纪大小,常吃含反式脂肪食物的人更具有攻击性。
相反,反式脂肪摄入较少的人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怎么判断零食是否有反式脂肪酸呢?
答案是,看配料表。
需要注意的是,看配料表时,可不是只看有没有写“反式脂肪酸”这么简单。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营养科主任蔡晓真强调:我国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标出反式脂肪酸,但并不强制。所以很多商家玩起了文字游戏,给反式脂肪酸披上“外衣”。例如: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植物黄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植脂末、植物奶精、氢化植物油、代可可脂等等,都可能是反式脂肪的“小号”。
家长需要警惕再警惕。
专家建议:
1.零食配方含有“氢化植物油”、“植物奶精”、“代可可脂”等的,不建议购买。
2.零食配方中“饱和脂肪”含量超过3%的,不建议购买。
3.零食保质期越长的,猫腻越多,不建议购买。
2经过辐照处理的零食
常见的零食有:蜜饯、果脯、水果干、方便面的蔬菜包……
辐照处理是一种灭菌工艺。
有人说孩子不爱吃蔬菜水果,蜜饯味道重,孩子很喜欢。想着给孩子多吃些,补充些维生素。父母一定要注意了!蜜饯属于辐照食品,对孩子来说营养价值远远不够。
辐照处理能延长产品保质期,也不会有放射性的危害。但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几乎都被破坏,对蛋白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完全不能满足儿童的营养需求,因此也不建议让孩子吃。
3
含色素、甜味剂和防腐剂的零食
《中国9城市儿童食品添加剂摄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有9种孩子常吃的零食含添加剂最多,包括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淇淋饼干、奶茶、口香糖和薯片。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理事,《只有营养知道》主编谷传玲表示:
1.含各种添加剂的零食一般都是高油高盐重口味,不利于孩子清淡饮食习惯的养成。
2.更可怕的是,研究显示,这类零食会加速体内锌的流失,进而导致孩子食欲不振、挑食、偏食,甚至出现多动症这样的问题。
4糖、盐、油超标的零食
常见的零食有:薯片、饼干、膨化食品、烧烤、糖果、果汁饮料、榨菜、香肠……
2020版《儿童零食市场调查白皮书》明确指出:
重糖、高油盐、玩套路,是儿童零食三大痛。
营养专家表示:
长期食用会增加孩子的肝肾负担儿童健康饮食调查报告,对孩子的成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具体来说,高糖的零食会导致孩子龋齿,肥胖或营养不良,还会增加骨质疏松,糖尿病等风险。而高油盐的零食容易导致孩子肥胖,并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风险。
5无过敏原信息的零食
正规的食品,包装袋必须注明原料,以及接触到的可能导致过敏的原材料。但很多三无产品,是没有这项说明的,这对孩子来说就是潜在的安全隐患。
南京一名6岁男孩童童,长得白白胖胖,活泼可爱。去年4月份开始,童童的膝盖附近开始出现一个个青紫色的斑块。既不是摔的,也没有撞到什么东西。童童父母急得不行,带着孩子四处求医。最后医生发现孩子得的是过敏性紫癜。而造成过敏的原因,很可能就是童童吃了太多零食,里面的添加剂引起的。
尤其注意的是,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包括有鸡蛋、牛奶、坚果、花生、黄豆、小麦、芒果以及海鲜等。家有过敏体质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特别注意看配料表,没注明过敏原的,不要购买。
6有安全隐患的零食
常见的零食有:果冻、年糕、带签子的零食、尖锐包装的零食、硬度崩牙的零食……
2017年,江苏泰兴一个九个月大的宝宝,看到姐姐在吃一口肠(手指大小的火腿肠),也闹着要吃。于是奶奶撕开包装捏碎了喂给孩子吃。结果没想到,整根肉肠都被孩子吸进嘴里,当时就噎得直翻白眼,送到医院还是没抢救回来。
除了容易噎到的零食,还有尖锐牙签串,以及各种噱头的网红零食,父母也要注意。某家长就因为好玩,给他五岁的儿子买了个网红“灯泡棒棒糖”。结果,孩子塞进嘴里就拿不出来了。后来跑到医院急诊才取出来,孩子受了好多罪。
很多父母会说: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不吃的话肯定会馋。其实,正餐之间适当给孩子吃一些零食,是没问题的,但父母得选健康的零食。
营养专家建议父母选择的标准是:
天然食物,低糖、低钠、低脂的零食,糖盐油在配料表位置越靠后越好,不添加最好。比如新鲜蔬果、鲜奶、原味酸奶、奶酪、馒头、全麦面包、鸡蛋羹、煮鸡蛋等,都可以给孩子当零食。
最好的爱,是以身作则教孩子懂得:健康的饮食理念,自律的饮食习惯。孩子们,让我们从小做起,合理饮食,守护健康!
END
为学生智慧人生奠基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育儿进化论(ID:),转载已获授权。
9.20全国爱牙日 | 关爱老年口腔,乐享健康
彭雅)2023年9月20日是第35个全国爱牙日,今年的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副主题是“...(62)人阅读时间:2023-10-26健康生活成为云南底色
大健康产业初显在积极发挥云南白药、昆药等本土企业的带动效应的同时,云南省瞄准特色化...(61)人阅读时间:2023-10-26携手赴社区,共创老年健康生活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7月12日讯】(通讯员:陈黎 谭昱鑫 孙楠)2021年7月11日...(52)人阅读时间:2023-10-26老年人健康宣传(精选5篇)
老年人健康宣传范文第1篇2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人体检态度的影响2.1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人生活...(153)人阅读时间:2023-10-26健康饮食
演讲文稿:新世纪健康饮食32010年7月20日健康教育志愿者行动队所以我们不得不相信,错误的饮...(190)人阅读时间: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