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医界要闻 >

反复发热、呕吐,腹部检查无异常,原来与这个常用药有关

时间:2023-02-24 07: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原创 徐俊荣 医学界消化肝病频道 收录于合集#消化病例 29 个 #“腹”里乾坤 116 个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临床上小细节也不容忽视!

撰文 | 徐俊荣

春节放假的前一天,病房里收进来了一名中年妇女,因为寒战高热、剧烈腹痛、频繁呕吐收住消化内科。腹部CT检查及超声检查未见任何异常,血常规及肝肾功等生化检查也没有发现异常指标,只是降钙素原轻度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可是,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重。

2015与医学有关的新闻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患者的高热、腹痛和呕吐?

查体时发现患者的胸腹部皮肤充血发红,但无皮肤瘙痒的改变。患者告诉我,入院前一天在急诊科输液时,护士也发现她的双臂皮肤通红,却未再深究。难道患者的腹痛和呕吐是过敏所致?可反复出现的寒战高热又作何解释呢?

我仔细询问了患者的病史,得知这已经是患者近一个月来第三次出现发热症状。第一次是在一个月前,周边人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时,她也出现了发热的症状,去医院检查新冠病毒为阳性,因症状比较轻微,口服药物两三天就恢复了正常。第二次发热是在服用清除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7天时发生的。她因新冠感染后腹部不适到医院就诊,检查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阳性2015与医学有关的新闻,医生给她应用了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四联除菌治疗。在服药至第7天时2015与医学有关的新闻,患者突然出现寒战高热及呕吐的表现,到医院就诊查新冠核酸为阴性,但胸部CT提示有病毒性肺炎的表现,当地医生按照病毒性肺炎治疗数天后患者症状好转。

入院2天前,患者到门诊复查幽门螺旋杆菌,发现仍为阳性,就让医生再次给她除菌治疗,这次应用的是雷贝拉唑、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四联除菌治疗的方案。服用除菌药的第一天,口服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仅仅半小时左右患者就出现了寒战高热、剧烈腹痛和频繁呕吐的症状,随即被送到我们医院治疗。服药后半小时即出现腹痛呕吐,结合查体发现的皮肤充血,我考虑患者的腹痛和呕吐均为药物超敏反应所致。

2015与医学有关的新闻

▌药物超敏反应

临床医疗中,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称为药物不良反应。通常药物不良反应分为A类和B类。

A类药物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导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B类药物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使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是由药物分子激活体内相应炎症介质而导致,也与特定的遗传基因相关,其特点是常规情况下难以预测。由于B类药物不良反应在临床表现上往往类似于过敏反应症状,因此将这类药物不良反应称为药物超敏反应。

▌药物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015与医学有关的新闻

药物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主要根据临床上出现的反应时间作为标准,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用药后到症状发作的时间间隔较短,一般都在6小时内,部分患者服药后可即刻发生,半小时内达到高峰。迟发型超敏反应用药后症状发作时间通常是在用药后6小时至数天发生,甚至数月之内出现。

▌药物超敏反应的临床症状

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哮喘、严重过敏反应以及过敏性休克等。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以皮肤症状为主,也可以出现严重的多器官损伤,例如血管炎、肝肾损伤、药物介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等。无论是速发型还是迟发型超敏反应都可以出现恶心、腹痛、呕吐或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哪些情况容易引发药物超敏反应

患者用药前所患的某些基础疾病容易引起药物发生超敏反应。慢性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容易引发药物超敏反应。当患者出现病毒感染时,病毒可以在致敏前激活免疫系统,促使免疫系统内炎症因子处于预激活状态,此时药物能够以极低的剂量激活炎症因子而出现药物超敏反应。我们的患者1月曾有新冠病毒感染,这次入院前出现的腹痛、呕吐症状,胸腹部皮肤充血发红都是药物超敏反应的表现。

一月内三次发热,原因为何?

可是,她一个月内出现的三次发热又如何解释?此次入院前的寒战发热与腹痛呕吐同时出现,是同时合并感染还是与应用药物相关?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进入“医生站网页版”

便可知道完整的病例解析

参考资料:

[1]中华预防医学会过敏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预防食物药物过敏学组.药物过敏诊断和预防方案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2,56(6):682-706.

[2]刘娟,张晶,杨艳玲,王银辉.283例药物热报告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22,19(3):328-332.

[3]周铎.抗菌药物相关性药物热的临床诊断与治疗[J].医药导报,2015,34(1):50-52

[4]Patel RA, JC.Drug fever..2010;30(1):5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