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8日,由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健康报社、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县(市)卫生局局长论坛在延安召开。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庆生;卫生部医改办常务副主任梁万年;卫生部项目资金监管服务中心主任张朝阳;卫生部农卫司副司长聂春雷;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中国农村卫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朱宝铎、副会长兼秘书长殷菁;陕西省延安市副市长赵璟、卫生局局长刘海宽等领导和来自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20余名县(市)卫生局长、农卫处长、公立医院院长及农卫协负责人出席了论坛。中国农村卫生协会会长朱庆生、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范兵、延安市副市长赵璟分别致开幕辞。
会议期间,朱庆生会长带领与会代表参观了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地区——子长县,深入到卫生服务中心、县人民医院,实地了解了子长县的公立医院改革成果。
县域卫生成为公立医院改革主战场
朱庆生会长在大会致辞中表示,自2009年4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以来,至今已走过了三年的历程: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包括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13亿人,保障范围从大病延伸至门诊小病;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遂昌医改论坛,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同步推进;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并逐步完善,2200多所县级医院和3.3万多个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得到改造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11类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面向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便民惠民措施全面推开。三年医改实践证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向正确,措施有力,尤其在基层收效明显,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公平性、可及性、便利性得到了改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所缓解,人民群众开始从新医改中享受到越来越大的实惠和好处。
朱庆生会长说:“本届论坛的主题定位为县域综合医改。因为县既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三级网络的龙头,又是今年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战场。县域医改成功与否,关乎全国医改的成效得失。我们欣慰地看到,这几年全国很多地方积极推进县域医改,一些省根据自己的省情市情,在比较大的范围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例如西部的陕西省已确定在50个县(市)进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东部的浙江省选择了29个县(市)为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还有湖南、四川、江苏、宁夏、安徽等省(区)的县域改革也是亮点纷呈,各具特色。”
梁万年副主任在大会发言中介绍了“十二五”医改规划的主要思路和主要工作。梁万年介绍说:“‘十二五’医改的基本思路主要是‘三个坚持、三个转变、三个突出’。‘三个坚持’强调,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基本路径。‘三个转变’,是要从打好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形成框架向制度建设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三个突出’指突出三方面的主攻任务,即‘医保’、‘医药’、‘医疗’。‘医保’是基础,旨在解决民众看得起病的问题;‘医药’是关键,旨在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医疗’是根本,旨在解决群众看好病的问题。”
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副司长聂春雷在发言中就县域医疗卫生改革中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结合实际创新机制,包括经费补偿、人事分配、运行机制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典范项目威风八面
此次论坛上,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走在前面的6个县(市)的卫生局长们,交流了各自地区的医改成果,和参会代表们一起交流了经验、分享了心得。
2009年10月,陕西省子长县被确定为卫生部张茅书记的医改联系点和全省医改的试点。陕西省子长县卫生局副局长拓乃章介绍了子长县的成果和经验。医改四年来,财政累计投入3.6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年均为7.8%,年增幅32.6%。全县三级医疗机构年均用于推进医改增加的经常性支出2011年为2500万元,占当年医疗卫生总支出的20.8%,占县财政总支出的1.6%。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源于子长县从六项措施入手,强化财政投入,解决了政府投入缺位问题:子长县从2008年6月1日起取消了15%的药品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医院因此形成的300万元减收由财政补贴,且CT、彩超等大型检查费用也下调15%;全县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为全额预算单位,把过去财政对县医院只核发70%的工资改为100%核发;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费用被纳入财政预算,县财政每年为公立医院安排13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奖励优秀人才;公立医院的历史债务由县财政统一打包,逐年清还;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更新由财政负担;乡镇卫生院的运转经费由财政每院每年定额补贴8万元~
10万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我国最广泛的人民群体有了医疗保障。湖南省桑植县卫生局局长陈俊文介绍了桑植县的新农合实施情况。桑植县自2005年实施新农合制度以来,新农合基金总量逐年增长,2011年度基金总量达到了7873万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200万元,乡镇住院的补助比例从2005年的45%上升到2011年的80%。2012年新农合人平筹资额增加到290元,全县新农合基金的年度总量达到1.01亿。桑植县为当地的老百姓算了这样的一笔账:如果乡镇卫生院的补助比例提高到100%,也只增加20%遂昌医改论坛,仅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减少的药品费用支出就可以足额弥补,更不用说还有新农合基金的增加量了。因此,桑植县的新农合基金完全可以为参合农民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基本医疗费用买单。陈俊文在介绍中提到:“2011年8月~2012年5月期间,在乡镇住院直接受益的参合农民有19359人次,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5516人次,所占比重上升2.4%。县级住院人次同期增长2271人次,但其比重较往年同期下降2%。说明实行全报销制度后,参合农民自发性的双向转诊,使得乡镇卫生院已逐渐成为其看病就医的首选。与往年同期相比,参合患者人均补偿增长116元,日均、次均费用分别下降31元、81元,实际补偿率由66%上升到84%,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个百分点。”“桑植模式”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以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极具典范意义。
四川省新津县是全国的医改试点县,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98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8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个、村级医疗卫生机构135个),医务工作者2268人;是全省首批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县和成都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县。近年来,新津县按照“政府主导为核心、城乡统筹为基础、健全体系为根本、体制创新为突破”的发展思路,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全力推进“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三大建设,深入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卫生均等化、基本医疗同质化”的城乡医疗卫生新格局,取得了“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形象”的良好效果。与此同时,新津县还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不断创新和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着力破除“以药补医”,确保群众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新津县在论坛中的经验介绍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
除此之外,浙江省遂昌县卫生局、江苏省常熟市卫生局、山东省枣庄市卫生局等单位在论坛上介绍了先进经验,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浙江日报
探索实践遂昌模式的新乡村医改,积极筹建“亚健康康复中心”,让新医改惠及全民和游客。...(194)人阅读时间:2023-12-28刘谦:央视此时揭露药品回扣的六个看点
所以对药品回扣的认识,我们还要关注一下的六个看点。央视三年前不遗余力报道GSK事件,核...(163)人阅读时间:2023-12-20医改:触动谁的“痛”? 湖南在线 专题
10年前,他开始成为医院的“叛徒”,矢志不渝地举报医药回扣;10年后,他所在的医院回扣之...(200)人阅读时间:2023-12-20放大招!纪委出动严查医药回扣
该文件内容直指药品回扣,并且纪委亲自出动严查。...(182)人阅读时间:2023-12-202017年1月时事评论:以医药分开铲除药品
然而,我国政府20多年治理医药商业贿赂的现实证明,不调整医疗行业的利益格局,药品回扣问...(128)人阅读时间: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