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安徽省数字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在AI、5G、大数据、IOT等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技术在医疗行业实现了快速应用。然而,蓬勃发展中的医疗信息化行业,对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也面临着两大挑战:医疗信息化,应该如何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信息化,应该如何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智慧健康专业委员会将围绕这两大焦点问题,通过系列访谈的形式与业界同仁深入探讨,问道医疗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访谈嘉宾
曾兆波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副教授,蚌埠医学院客座教授,《实用心电学杂志》的编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心电学分会常委、淮南心电学分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主持一项市级科研项目,获得淮南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个,参与淮南市科研项目“区域性、大样本脑卒中相关疾病的前瞻性研究(基于卒中数据库)”,并获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在国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数篇。
曾院长您好!请简要介绍一下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情况。
曾兆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医院始建于1952年,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国家级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七个专业承担药物临床试验,国家级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基地,中国高级卒中中心,中国胸痛中心、中国房颤中心、中国心衰中心。医院相继获得全国医院最佳医院管理团队奖、全国管理创新医院、全国医管精典案例奖、最具成长力全国医院管理之星、全国医院质量管理案例奖、中国医院人文创新医院、中国医院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案例团队奖、安徽省三八红旗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医院现有职工2016人,其中高级职称413人,安徽省“江淮名医”6人,博士硕士生导师88人,享受各级政府津贴6人。设置37个临床科室,19个医技科室,18个中心。拥有淮南市仅有的“十四五”省重点专科5个,“十三五”省重点学科5个,“十二五”省重点学科5个。医院创办了《临床眼科杂志》、《实用心电杂志》、《中国基层医药》等全国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CN医学杂志。
一直以来,医院非常重视信息化建设,1998年,从挂号、收费、药品系统逐步开始医院HIS建设。2019年6月,淮南市成为安徽省率先通过互联互通测评四级甲等的地级市之一安徽医改什么情况,我院作为淮南市唯一的三甲公立医院,有效整合区域临检、区域心电、区域影像,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互联互通。2020年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四级。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安徽省第二批互联网医院运营牌照。2021年,完成新一代集成平台建设。2019年,2021年分两期完成全院级物联网建设,同时完成胸痛、卒中急救一体化平台建设。
曾院长,您刚刚提到,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建设了全院级物联网,请分享一下相关情况。
曾兆波:医疗无线物联网平台解决方案,是根据医院建筑结构特点,结合医院应用需求专门研发设计,该平台采用超宽频室内信号分布系统,可支撑移动医疗、医疗物联网、医疗设备专网以及基于医疗定位技术的全系列应用。从网络架构层来看,该平台支持从到全频段连续工作,同时支持多类型无线通讯协议,信号实现零漫游、无丢包情况。在医疗专用无线物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医院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分期、分批接入不同的应用系统,从而避免重复建设,大大简化了网络架构,大幅降低无线网络的管理和维护成本。相关应用包含无线冷链管理、无线输液监控、持续体温监控、婴儿防盗等。医疗物联网适用多种环境,可以在医院病房、门诊、输液大厅、手术室、医技区、办公区等全院范围内布置使用。一套无线基础平台满足医院所有移动数据应用和医疗物联网应用的需求,是打造智慧医院的核心平台。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推动智慧医院建设要求,依托物联网技术,提升院内的患者服务水平,提高了医院质量管理水平,加快了智慧医院建设步伐。医院在2019年、2021年分二期在总院区建设医疗专用物联网项目,依托物联网技术,推动医院智慧病房建设,逐步实施物联网应用各类场景,满足智慧医院建设需求。
利用互联网、云计算、远程音视频互动等技术建立完善的远程医疗机制及平台,对于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分级诊疗普及、医疗资源的互联共享、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提升、实现医疗公平与医疗体系数字化已经成为从政府到医疗卫生单位及整个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曾院长,请问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曾兆波:2019年6月,淮南市成为安徽省率先通过互联互通测评四级甲等的地级市之一,有效整合区域临检、区域心电、区域影像,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资源互联互通。我院作为淮南市唯一的三甲公立医院。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安徽省第二批医改试点城市公立医院之一安徽医改什么情况,在医联体建设和互联网医院建设探索过程中,取得一定成绩,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靠信息化建设,已连接了100多家二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具体的做法是3(PACS、LIS、远程心电)+1(远程会诊中心)+N,并把慢病管理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联体建设成效很显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数据中心建设:在中国移动(淮南)数据中心建设淮南市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铺设了到每个村的专有卫生网络,累计安装调试2000余台各类设备(服务器、存储、核心交换机等);第二,搭建了3个区域协同系统,包括影像远程诊断中心已上线15家,会诊病例1万余人次;区域心电系统已上线10家,累计服务5万人次;区域检验系统已上线14家,在标本送检方面累计服务病人1500人次。在互联网医院建设方面,移动APP,微信端注册人数达15多万人,预约挂号30万人次。通过改变服务模式、创新就医体验和创新服务手段,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积极搭建医疗物联网应用平台,在医疗物联网技术平台和医院信息化的基础上,构建医疗物联网应用的服务能力层,在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谢谢曾院长接受访谈,分享成果,也真诚邀请您参加我会和安徽省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安徽省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创新高峰大会。
首届安徽省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创新高峰大会介绍
一、大会背景
近年来,安徽省数字经济建设稳步发展,在AI、5G、大数据、IOT等技术的大力推动下,医疗行业的数字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面对我省医疗信息化、数字化发展现状,越来越多的科技创新技术在医疗行业实现了快速应用。本次大会旨在搭建政府、医院、高校科研院所和医疗信息化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带动医疗信息系统水平的提升与医疗行业质量安全体系的完善,助推安徽省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
二、大会主题
聚焦融合创新 科技赋能健康
三、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安徽省委统战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单位: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安徽省医师协会
承办单位: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智慧健康专业委员会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
四、大会时间
2023年6月16-17日
6月16日上午:参展企业布展
6月16日下午: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会智慧健康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6月1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优秀论文颁奖及主论坛
6月17日下午:大会分论坛
五、大会地点
安徽高速徽风皖韵酒店
六、出席嘉宾
大会组织机构领导院士、高校专家教授地市、区县医疗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领导医疗机构领导知名IT企业负责人等
振兴乡村必须加快农村医疗体系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医疗体系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加...(147)人阅读时间:2023-10-27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
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甘肃省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71)人阅读时间:2023-10-27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我国医改吹响攻坚号
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综合改革,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2017年4月,国家卫...(60)人阅读时间:2023-10-23动态︱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我国医改吹响攻
全国所有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综合改革,取消了实行60多年的药品加成政策。今年4月,国家卫...(88)人阅读时间:2023-10-22国务院医改办主任:药品加成必须取消
马海燕)中国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22日表示,公立医院改革,药品加成必须取消。孙志...(203)人阅读时间:2023-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