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聚焦医改 >

广安市:做实三项举措 推动医改纵深发展

时间:2023-07-11 05: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近年来,广安市将建设区域高水平医院、打造城市医疗集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等深化医改重点任务纳入广安市“十四五”医疗服务体系整体规划,做实三项举措,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改善就医条件,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分布,形成合理有序的就医诊疗新格局,推动医改纵深发展。

医改文件

推动“三高建设”,实现高标准医疗管理。为破除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分级诊疗难以实施等问题,广安市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通过人才引进、专科联盟建设、对口支援、信息共享等方式,全面引入成渝等地优质医疗资源医改文件,全力打造省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广安医疗新“高峰”。全市加入成渝等地医联体18个、远程医疗协作网8个、专科联盟90个,全域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充分发挥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龙头”作用,持续推动与前锋区医疗机构组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不断拓宽区域医联体合作深度,建设广安医疗新“高地”。截至今年6月,医联体内开展联合门诊1307例、联合查房343例,受益患者2000余人。以区县级医院为舵手,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施医疗机构人财物“八统一”的一体化运行机制,建设广安医疗新“高原”。省级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地区华蓥市、广安区正有序推进,岳池县、邻水县由分散型医共体转型紧密型医共体也在加紧部署,预计今年底完善相关配套文件,真正实现实体化运行。

医改文件

夯实“三个提升”,构建高品质医疗服务。提升医防融合发展高度,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立全市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全市各地均已挂牌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局,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全覆盖设置公共卫生科室。创新设立“首席院感专家”,在全市三级公立医院配备首席院感专家,享受副院长级待遇。开展“市级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成9家医疗机构初审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内涵建设,做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肝炎、严重精神障碍”5种疾病综合防治体系能力建设,为我市人民群众提供连续、优质、高效、便利的健康服务包服务,努力实现“应防尽防、应筛尽筛、应治尽治、应管尽管”。提升中医药服务水平,强化中医治未病、中医预防、中医康复能力建设。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加快中医药传承创新,发挥中医药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效能。广安市中医医院和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开启“院院合作”新模式,截至5月,门急诊人次、入院人次、手术台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26.23%、46.28%、25.85%、59.43%。

医改文件

推进“三医联动”,深化高效能综合医改。积极推动DRG/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不断强化全市公立医院内部运营管理,扎实开展全成本核算,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水平,优化医疗费用结构,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医疗技术创新,着力提升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18家DRG支付费用试点医疗机构按月预付95652.72万元,年度清算20522.01万元。全市已落地集中带量采购药品390个,集中兑付了国家集采药品1-4批和冠脉支架医保资金结余留用费用1112.37万元。学习借鉴三明医改经验,落实“两个允许”要求,合理核定公立医院薪酬水平,改革薪酬结构,借助信息化精细管理手段,实行绩效工资标准工作量积分制改革,以服务量绩效体现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医改文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发挥绩效管理杠杆和指挥棒作用,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成本管控意识。大力发展信息一体建设,充分依托三医联动一张网项目建设和基于5G物联网和基层医疗机构信息一体化建设等项目,强化信息支撑保障作用。率先在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实施“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床旁结算模式,逐步在全市三级公立医院推广。截至5月底,全市医疗机构开展分时段预约服务66.4万人次、移动支付服务162.5万人次、结果自助查询服务129.1万人次、候诊提醒服务110万人次。(邱淘)

医改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