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 >

中医体质谈——面黄发枯的血虚体质

时间:2023-04-02 04: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体质研究专业委员会发布了《2017年度国民体质辨识报告》。报告显示,阳虚质占比大,女性、青年偏颇体质比例更高。

阳虚、气虚等,是中医体质中的概念,中医体质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种。除平和质属于正常体质之外,其余均为偏颇型体质。该报告显示,仅有28.9%属平和质,其余均属偏颇型体质,其中阳虚最多,占总数的16.4%,气虚其次,比例为13.2%。中医体质究竟如何判断?又该如何改善?本报邀请中医名家一一详解。

最易出现的体质组合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最常见的病理体质有7种,之前逐一罗列了,但事实上,很多人在这些体质中兼而有之,有的是两种同在,甚至是3种同在,因为有些体质是产生另一种体质的基础,是诱因,最典型的是气虚和痰湿,气虚和血虚,气虚和阳虚,阳虚和血瘀,气郁和血瘀,它们时常互为因果的。

典型状态:肤黄发枯,唇舌色淡

常见表现:头目昏黑,蹲下站起时加重,容易疲劳

血虚不等于贫血

血虚体质比其他3种虚性体质更有特指性,因为血虚和西医的贫血类似,但是中医的血虚绝对不等于贫血,这一点,从一个现象上就可以明白:现在的生活水准之下,除非有严重的疾病或者严重的营养缺乏,很少有人会贫血了。但是,这些不贫血的人,仍旧会面黄乏力,他们如果去看中医,却经常被辨证为血虚,也就是说,血虚的人远远超过贫血的人的数量。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因为中医的血虚=西医的贫血+不会用血,也就是说,这些血虚的人不是营养不良,也不是血红蛋白低,而是他们的身体不能用血了,等于是“捧着金饭碗在要饭”,通过中医的补血,他们长的是自己用血的本事,金饭碗里因此有了熟饭。

“黄脸婆”要先补气

中医说“气为血之帅”,身体的血液运行,需要有气的统帅,中医的补血往往要兼顾到补气,因为血虚体质的人时常会气虚,那些典型血虚的“黄脸婆”,没有一个精力旺盛的,她们和气虚人一样,到了下午就疲惫不堪,因为身体的功能不足而致精力不足,如此的功能怎么可能很好的用血?所以,血虚时常是气血双虚的,如果疲劳严重是气虚严重一点,如果“黄脸婆”的黄严重,那么就是血虚严重一点。人体的各个部位都需要血液的供应,血虚的时候,身体会本能地“舍车保帅”,以便将紧俏的营养供给最重要的器官,相比心肝肾来说,皮肤头发这些次要的器官就是身体最先甩出去的负担,它们的营养供应会先被停掉。所以,血虚的人会面色萎黄,头发干枯;反过来,当你发现自己面色萎黄脱发干枯的时候,这已经是身体在向你做血虚的报警了,需要补血而不是换更高档的护肤品。

血虚体质适合的药物:八珍丸

补血的经典方是“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味养血活血的药物集合。可惜的是,这个药没有对应的中成药,类似的只有“八珍丸”。“八珍丸”比四物汤多出了的那“四珍”,就是补气的参苓术草,后者是补气经典“四君子汤”,“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强强联合,就是真正的气血双补,实现了中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的互根。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气虚兼痰湿】

气虚就是身体功能不足,其中最常见是代谢功能不足,这多属于脾气虚,犹如身体里的“清洁工”罢工,直接结果就是体内垃圾成堆,后者就是痰湿。气虚和痰湿时常同时存在,气虚是痰湿的基础,痰湿重了增加代谢负担,又会加重气虚,如此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要想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往往要在健脾的基础上化痰湿。对于这种兼顾的体质要在健脾的基础上化湿,比如中成药的“参苓白术丸”就是健脾和利湿兼而有之。如果痰湿很重,舌质胖大有齿痕的同时,舌苔特别厚腻,“参苓白术丸”就力量不够了,这个时候适合用补气的药物比如“补中益气”或者“人参健脾丸”,配合“葛根芩连颗粒”或者“木香顺气丸”。如果舌苔厚腻严重,要先祛湿之后再补气,否则就要犯“闭门留寇”的错误。

【气虚兼血虚】

气虚和血虚经常同时存在,因为中医的血虚本身就包括了气虚的问题,只不过血虚体质者,血虚为主罢了。中医讲“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虚的时候,功能的产生也不足,这就加重了气虚,所以这两种情形常会同时出现。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这种体质的人舌质胖有齿痕,这是气虚的表现,同时舌质的颜色很淡,包括嘴唇也是很淡的,这是血虚的特点。有了这样的舌相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就要从气血双补上下手,如果单纯补血会因为气虚而目的不达不说,还等于加重了身体的负担,比如单纯的用何首乌、熟地,往往他们是难以运化的,必须有补气药来推动,使“死血”变成“活血”。可用张景岳的“两仪膏”和由此演变而成的“复方阿胶浆”,还有“八珍丸”,后两者可在药店买到,它们比单纯的阿胶当归更能补充活血。

【阳虚兼血瘀】

中医讲“血遇寒则凝”,血瘀以及血瘀体质的产生,都和受寒脱不了干系。这个受寒,有的是外寒,有的是内寒。外寒就是穿得少了,现在女性血瘀多发,和现在的生活环境和穿衣习惯有直接关系。而内寒,则是本身的能量产生不足,就是中医说的阳虚。对这种间杂体质的改变,要在温阳的同时化瘀,单纯化瘀往往效果不好。

这种患者的舌质颜色淡同时暗,甚至上面还有瘀斑,这就是阳虚血瘀的特点。最典型病征出现在月经上,月经前或者行经时腹痛,而且是冷痛,温敷之后疼痛可以缓解,月经的颜色很暗,平时腰腹部也是发凉的,这些一旦具备,就是典型的阳虚血瘀。

改善淤血体质的时候可以用“桂枝茯苓丸”,桂枝有温阳的效果,但如果是阳虚体质同在,这点温阳力量就不足了,需配合温阳力量更强的药物,如“附子理中丸”甚至“金匮肾气丸”。

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

对这种体质的人来说,平时的保温甚至比化瘀更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温度的保证,血还会遇寒则凝。

【气郁兼血瘀】

既然“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就是相辅相成的,有气的推动,血才能为身体所用,气失于推动时,就会发生血瘀。什么原因会使气不能推动呢?一个是气虚,一个是气郁,或者称气滞。

气滞血瘀是临床常见的现象,这种人的性格比较敏感,容易钻牛角尖,又比较内向,不愿轻易发泄情绪,天长日久就成了气郁。中医说的气郁,类似于功能的失调,其中包括内分泌的失调。内分泌全称叫“神经内分泌”,顾名思义,和精神关系密切,内分泌失调的最快表现就是女性的月经,会出现血瘀,但这个血瘀不是因为受寒或者阳虚,而是因为生气抑郁,这就是气滞血瘀。

这种人的舌头颜色会暗,也会有瘀斑,同时总喜欢长出气,月经之前容易发脾气。对这种体质的改善血虚性脱发吃什么药好,不能单纯化瘀,因为气郁才是她们血瘀的原因,只有解除了气郁,血瘀才能改善。

单纯的疏肝解郁的药物对血瘀改善力度不够,所以适合用“逍遥丸”配合活血的药物。如果血瘀主要出在妇科,是月经问题,可以用“逍遥丸”配合“益母草膏”;如果血瘀出在心血管,有心绞痛或者心脏供血不足,可以用“逍遥丸”配合“丹七片”。只需用一个维持量,比如治疗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但要持之以恒。 文/任丹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