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是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早教是奠定幼儿终身发展的基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地区早教行业逐渐兴起,早教机构开始成为家长青睐的对象,尽管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早教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在因素导致父母存在不科学的育儿观念。育儿观念实质上是对成人培养婴幼儿的思想方向,直接指导成人的教养方式,因此科学的育儿观念有利于成人科学培养婴幼儿。本文基于这一问题展开研究,首先选取笔者所在地区共计10岁以下孩子的家庭作为访谈对象,之后根据所反馈的访谈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对目前父母育儿观念的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成因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进而科学指导0~3岁婴幼儿父母正确育儿,筑牢婴幼儿终身发展的基石,为家庭早期教育领域添砖加瓦。关键词:0~3岁婴幼儿;育儿观念;现状调查第一章绪论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父母作为婴幼儿早期阶段的依赖者,其生理与心理健康是父母重点关注的内容,尤其是在幼儿不会开口表达内心想法时,父母的作用至关重要。3岁之前的婴幼儿对客观世界认知是与父母教育理念息息相关的,大多数情况下,婴幼儿通过模仿、观察来探索世界,此时父母的育儿观念就会对其产生深刻影响。尽管婴幼儿专业早教机构已经悄然盛行,但在笔者所在地尚没有普及,一则费用昂贵,二则早教意识不高,故而如何促进婴幼儿父母育儿观念的科学发展极为有必要。
育儿观念的课题研究已有一定建树,但是多聚焦于家庭教养方式上的研究,鲜少以父母育儿观念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通过访谈结果分析0~3岁婴幼儿父母育儿观念的现状及其问题,进而能够对症下药地提出改进策略。二、相关概念(一)育儿观念的内涵在本文中育儿指的是对0~3岁的婴幼儿实施的教育,育儿观念即家长在抚养和教育幼儿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的观点或看法。简单说来,就是家长通过教育方式、家庭氛围等外显形式展现自己在育儿方面的内隐思想,指导家长的教养行为,从而对婴幼儿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育儿观念按照不同内容来划分主要包括亲情观、儿童观及人才观三种类型。亲情观主要是指家长觉得应当与婴幼儿建立什么样的依恋关系,为婴幼儿提供怎样的家庭环境;儿童观即家长对婴幼儿自主意识的认知;人才观就是家长在婴幼儿发展过程中对其所赋予的期待,尤其是学业方面。本文基于上述三种育儿观念展开访谈调查,从而为父母树立科学育儿观念提供事实资料。(二)育儿观念对0~3岁婴幼儿的作用李晓华.城市家庭生活方式变迁下的家长育儿观念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任何儿童,自出生时起,都拥有巨大的成长和发展的潜力,但是这种潜力可能毫无区别地沿着积极的或消极的方向发展,得到支持,潜力就能充分发展,如被忽视,它就衰退乃至消逝,这种选择主要取决于父母岁是婴幼儿感知觉、行为、语言等发展的敏感期,在这一阶段外界事物对婴幼儿的刺激极大,育儿观念对婴幼儿影响直接体现在婴幼儿的生活习惯上,譬如入睡、吃饭等,一旦家长过分依赖,就会导致婴幼儿潜意识里会形成依靠他人的思想。
科学合理的育儿观念能够引导婴幼儿充分发挥个体潜能,为其未来成长奠定基础。一般而言,父母育儿观念对婴幼儿的影响是终身的,在民主科学的育儿观念下,家长会注重为婴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采取适宜的教养方式,如此婴幼儿能够获得充足的安全感与满足感,使之在生活中更具有探索意识,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独立思考、主动解决。相反,倘若父母育儿观念过于落后失当,那么婴幼儿会有一种不安、害怕的情绪,导致其在问题面前束手无策,甚至选择以哭闹作为武器。由此可见,婴幼儿的成长痕迹其实折射的正是家长育儿观念。三、研究方法(一)文献研究法首先通过图书馆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在CKNI及超星图书馆通过关键词“育儿观念”“0~3岁婴幼儿”检索,找到相关学术资料,其次对所阅读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最后根据论文研究需要确定具有借鉴与参考的文献内容。(二)访谈法笔者首先根据论文学术需求拟定访谈提纲,其次选择笔者所在地共计10岁婴幼儿家庭,通过口头访谈的方式了解情况,尤其是父母育儿观念方面的内容,最后根据访谈结果进行量化分析。第二章当前0~3岁婴幼儿父母育儿观念的现状及问岁婴幼儿家庭基本情况笔者选取了所在地10位家中有3岁以下儿童的家庭进行访谈调研,其中包括而二孩家庭与一孩家庭,下面就根据已掌握的基本情况对这10个家庭进行综合区分。
表1:0~3岁婴幼儿家庭基本信息(10家庭编号父亲年龄母亲年龄父亲职业母亲职业孩子性别是否是否单亲家庭年收入父母最高学历2524打工打工3028事业单位教师4035教师教师3836销售银行2825从商从商瓦工待业3130销售销售2927公务员待业3534银行公务员专科根据表一的数据特作如下梳理:80后父母共计5对,且皆是二孩家庭,90后父母共计5对,皆是一孩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属于编制单位的有5户,其中有3户家庭的母亲是全职妈妈角色。另外,婴幼儿性别男共4户年收入低于十万,其他都在十万以上,且专科及以上学历家庭共8户。由此可见,目前0~3岁婴幼儿父母普遍学历高,收入稳定。据了解,除了3户全职妈妈家庭,其他家庭采取的教养方式均是混合教养,即父母双方或一方与祖辈共同教养。岁婴幼儿父母育儿观念的现状(一)亲情观1.家庭氛围在访谈中,除了全职妈妈家庭及教师家庭,其他家庭父母均表示自己由于事务繁忙或是外地工作无暇照顾、陪伴孩子,基本上都是由爷爷奶奶代替父母的照料工作。而作为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的愧疚,一般都会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是隔代育儿观念存在较大差异,祖辈只要婴幼儿吃得饱、穿得暖、不生病就可以了,鲜少关注婴幼儿的心理需求。
而0~3岁婴幼儿恰恰是最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纪,密切的亲子关系能够使之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产假结束后,我就开始上班了。由于我和孩子爸爸都在外地工作,基本上除了节假日难得回来,每次回来孩子都非常依恋我,看着孩子那张快乐的脸,我总是会感到自责,总想着通过其他方式来弥补。”H家庭的母亲如是说。H家庭小夫妻俩外地工作无法兼顾小家庭,只好让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管教上一致秉承“宽松政策”的原则。“我们家孩子的教育重任基本上都是由我和她妈妈共同承担的,但是正好赶上大的要中考,我们精力有限,其实对小孩的陪伴也很少。不过我们都尽量抽出自己的空闲时间陪伴孩子一起做亲子游戏,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和她妈妈轮流陪伴,让孩子不至于孤单,心里有失落感。”在谈到二孩教育问题家庭的父亲表示自己是这样做的。“我在家除了要照顾孩子,还要照顾老人、做家务,家里全靠他爸爸一个人在外支撑。有时候大的放学还要帮忙带弟弟,我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不生病,吃饱喝好穿暖就行了。”G家庭的母亲表示自己更看重孩子的生理需求。根据所有的访谈结果,笔者发现学历较高的父母都表示自己有陪伴孩子的意愿,并且愿意付出时间与精力,而学历较低的父母在育儿方面仍是“吃饱穿暖” 的落后思想。
除此之外,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往往是希望以物质形式去弥补,将育儿重担寄托在爷爷奶奶身上。 2.平等意识 表2:0~3 岁婴幼儿父母平等意识统计表(10 十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偶尔考虑孩子的提议 孩子没有反驳的权利 处理问题会考虑孩子的心理 50% 20% 30% 在整理关于0~3 岁婴幼儿父母平等意识的访谈结果发现:有50%的父母充 分尊重孩子的意见,在处理问题时也会照顾孩子的心理,并且希望为孩子建立民 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但是仍有20%的父母对孩子心理重视程度不高,只有在孩子 表示强烈需求时才会考虑兼顾其心理,另外还有30%的父母认为孩子尚不具备成 熟的心理,是非观念不强,因此在育儿方面表现十分强势,采取专制政策。通过 上述内容可知,尽管大部分父母受教育程度提升,但由于父母受原生家庭影响较 大,因此传统式的大家长观念依然存在于当代婴幼儿教养过程中。 “我家的孩子今年1 岁半,哪懂什么对错。俗话说三岁看老,如果不及时纠 正对孩子以后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现在这个阶段,他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 喜欢摔东西、扔东西,太调皮了。不强制勒令根本就不会停止,而且家里老人带 起来也费劲。”D家庭的母亲在谈到如何教育孩子方面认为传统的教育最直接有 效,并表示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
通过亲情观的访谈发现:目前父母育儿观念开始趋于科学方向,但是由于客 观因素的限制导致无法顺利实现,在此情况下多数父母表示愿意努力为孩子营造 融洽、民主的家庭氛围,与孩子构建平等关系幼儿早期教育课程,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不过仍有 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精神需求缺乏重视幼儿早期教育课程,认为只要物质上满足孩子即可,同时相较 于引导教育更倾向于直接的强制教育。 (二)儿童观 1.自主意识 笔者所阐述的自主意识即家长如何看待培养婴幼儿独立能力,在访谈中大多数家长都能认识到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重要性。事实上,访谈对象中一孩父母都 是90 后,而且家庭结构都是421 模式;二孩父母都是80 后,由于二胎政策开放 晚,大孩与二孩的年龄相差大,家长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二孩身上,也就是说这 10 个家庭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中宝,基本上父母对孩子都有求必应,不愿意孩 子“吃亏”。最显著的特征是这些孩子走路普遍较迟,平时吃饭、喝水等都需要 大人跟着后面喂。 “我家孩子一周左右就想要学走路,但是我和她爷爷奶奶都舍不得她摔倒, 基本上都会扶着,一直到16 个月才放手让她独立走。平时吃饭也是我或者她奶 奶喂,一开始她想要自己拿勺子,我们又担心烫着,想着等她大些再自己独立吃 饭,现在不喂她反而会闹脾气不吃饭。
”F 家庭的母亲表示现在孩子不愿意主动 尝试力所能及的事,而是希望依赖家长。 “我试图在孩子一岁半时帮助孩子自主入睡,一方面孩子能养成好习惯,另 一方面也能减轻我们自己的负担,但实施了两天都是以孩子哭闹我妥协告终,到 现在两岁了,还是需要哄着才肯入睡。”I 家庭的母亲也指出孩子由于从小养成 哄睡的习惯,到两岁仍然不会自主入睡。 “每天一到上班时间,就要上演一场生离死别的大戏,不管爷爷奶奶怎么哄, 她就是不肯停止哭闹,我心里虽然很高兴她对我的依恋,但也很舍不得,导致每 天上班都想着孩子在家有没有哭。”B 家庭的母亲是一名教师,休完产假后就去 上班,孩子的哭闹成为上班的前奏,下班回家孩子几乎是黏在身上,不肯离开妈 妈的怀抱。 从上述三个访谈对话中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不到位,与婴幼 儿之间建立的依恋关系呈现不安全特征。父母出于对孩子的关心,站在成年人的 角度禁止孩子做一些“危险”的事,但关爱过度并不利于婴幼儿独立自主性格的 培养,反而会加重其依赖性。
贝迪早教——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感觉
贝迪早教是一家专业的0~6岁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机构,感觉统合训练中心,拥有优秀的教师团...(159)人阅读时间:2023-10-25市南区2014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doc 5页
PAGE PAGE 5市南区2016年0-3岁婴幼儿公益早教招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141)人阅读时间:2023-10-24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
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1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2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3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4幼儿园家...(198)人阅读时间:2023-10-24不知道怎么做早教,这期体验营你一定要
为了更多家长可以了解如何在家开展早教,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我们专门推出《早教全攻略...(128)人阅读时间:2023-10-22深圳保育员培训
18周岁(含)以上,身体健康者,初中(含)以上学历,学前教育机构中在岗的保育员和有志从...(171)人阅读时间: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