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现代企业教育MODERNENTERPRISEEDUCATION四、培养探究能力。历史与社会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如八年级上册中有《感受身边的传统》一课,对于这课的教学要求,课标指出:“从语言文字等方向,了解民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及其变化,通过探究,认识民俗活动蕴涵的文化传统,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那么教师在此就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指导学生进行“探究”。那么如何从“语言文字”入手呢?中国古诗既简洁又内涵丰富,包含着很多“记忆”。因而可以联系王安石的《元日》诗进行探究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总结,让学生结合过举的主要民俗活动分析它们各自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感情春节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传递美好情感,弘扬传统美德。通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让学生体验重阳节风俗。在学生体验感受的基础上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总结,指导学生通过找相关的诗句等资料,收集多种信息,列举中国其它的传统节日,并以诗例证。可例举以下节日: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七夕:“一道鹊桥横渺算春。”通过搜集以上诗歌的呤诵和理解,说明传统节日的深厚的文化内涵,然后组织讨论这些传统节日在内涵和活动形式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而使学生领悟如何承继和发展传统节日中蕴涵的传统文化。
五、提携知识要领,以点撒花,生发知识系统。诗概括凝练,因而抓住一句诗或一首诗,以点生面,生发更广的知识面。如八下五单元五课引用康熙的“形胜固胜凭,在德不在险”。以此诗句就可展开教学,明晰这是康熙帝去承德避暑途经北京古北口长城时写下的诗句,康熙在位期间,吸取了以历史经验,主张对边远民族实行“怀柔”、“德化”政策,加强同蒙古等族的关系,对长城及其关隘采取保而不修的政策。在此引用“明修长城清修庙”,引导学生比较分析两诗所反映的明清两代统治者在处理民族问题上态度的差异。明朝时期政府面临北边的极大威胁,一些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扰掠,为了加强北边防务,提高军事抗衡能力,明统治者相继起用了戚继光等边将,主持边务,在积极操练兵马,提高军队战斗力的同时,大力加固、增设城防,修筑长城,采用“防御政策”。两句诗的并列,即可比较出两朝所采取的边防政策的巨大不同;这样的比较,不仅简约,而且形象,学生就很容易接受。总之,诗,人内心之表露,社会事件之记录;通过诗在教学中的运用,一改那种沉闷的教学氛围,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诗情画意的课堂,使学生既增添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又全面提高了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略论历史教学中的文史结合,宁教仁,邵阳学院学报,20043、巧用“诗歌谚语”,田雨,南方论刊,2007年第8期;4、中小学教材教学,2004年第32期;5、教育学,劳凯声,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
浅析蒙台梭利教育的中国化历程(华南女子职业学院福建福州350000)摘要: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10—3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传入中国;20世纪40—7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沉寂;20世纪80年代至今,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复兴。根据三阶段中的蒙台梭利教育传播情况的分析,找出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经历的几起几落的原因。关键词: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贵族化教育纵观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传播,可以将它分为兴起、没落、复兴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兴起。20世纪10—3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传入中国。由于不符合中国国情,最终受到了遗弃。中国接受蒙台梭利教学理念始于20世纪初。中国1913年《教育杂志》刊登了《蒙台梭利女士之新教育法》、1914年10月出版了《蒙台梭利教育法》一书。这些中译本的出现初步向人们介绍了蒙台梭利教育法原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当时国内幼教理念有极大的不同。以对儿童的尊重、精准的教具,优雅的老师,有准备的环境为代表的新颖的蒙台梭利教育一经传入就征服了大批中国教育者。我国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高度地评价蒙台梭利,认为她揭开了幼稚教育新篇章,使幼稚教育耳目一新。1914-1915年江苏省教育会设立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会,商务印书馆把蒙台梭利的教具仿制发行。
1915年4月江苏省教育会召开蒙台梭利教具研究会。1916年美国巴士弟夫人携带全副蒙台梭利教具来华表演介绍蒙台梭利教学法受到欢迎。同年《中华教育界》连续发表顾树森、王维尹合译的《蒙台梭利教育之儿童》,介绍蒙台梭利教学法。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十分顺利。这个全新的理念在开始引入时在理论界受到追捧,但随后的实践运用却发现它无法在中国运行。20世纪初的中国政治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再加上中国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家庭能为幼儿提供教育和保护,学前社会教育的观点没有深入人心。幼稚园的教育不被重视且规模小。另外,当时中国人认为幼儿学习的动力来源于食物和痛疼刺激;师道尊严,教师与学生间有严格的等级;离开了成人的教导幼儿无法自己获得知识等等。这些旧观念与蒙台梭利理念差距甚远甚至格格不入。幼稚园无法接受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反对意见也就出现了。1916年江苏省经过实验,认为蒙台梭利教学法不合国情,难以推广。并将此试验情况上报教育部。1923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属蒙养园招新生两班,实行蒙台梭利教学法。但3年后无疾而终。其实此时在其它一些国家蒙台梭利教育同样遭到了非议。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美国同样是因为和美国社会不合拍而遭到了遗弃。
1914年美国人基尔帕特里克(Kilpatrick)写了《对蒙台梭利教育体系的考察》一书,以全书的篇幅对蒙台梭利教育提出批评。因此,30年代初蒙台梭利博士亲自致函中国教育部长蒋梦麟,邀请中国派人赴罗马参加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并征集在中国采用蒙台梭利教育的报告及书籍时遭到了拒绝。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遭遇了严冬。139现代企业教育MODERNENTERPRISEEDUCATION200812月下期现代企业教育因此20世纪初的中国没有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经济基础和理论基础,再加上国际上在此时出现了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异议。这些最终导致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没能传播开来。第二个阶段—没落。20世纪40—7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沉寂,并受到批判。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这个背景下人的生存权受到威胁,更无法谈及受教育权。虽然当局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和纲要,颁布了《幼稚园规程》,后又修正改为《幼稚园设置办法》。但当时的战争背景,使它们成为一纸空文。幼稚园的数量急剧下降。既使在解放区,由于战争,保育院和幼稚园的课程设置也不够全面细致。蒙台梭利教育被人遗忘,在中国沉寂下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
新中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但由于经验不足,中国决定向有经验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学习,教育全面苏化。同时对西方国家的幼儿教育思想进行批判。蒙台梭利教育被认为是唯心的、机械的、体 现的是资产阶级的儿童观和自由主义的教育观,是将训练弱智儿童的 方法直接应用到正常儿童的身上的不实用的教学法。由于对蒙台梭利 教育的批判加上了政治的因素,致使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无人介绍无 人采敢用。人们也就无法真正了解蒙台梭利及其教育,蒙台梭利教 育受到了抵毁和扭曲,逐渐被人们遗忘。 第三个阶段—复兴。 20世纪80年代至今,蒙台梭利教育重新受到关注,中国 兴起蒙台梭利教育热。20世纪80年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 策,教育全面恢复走向健康。在改革大潮中,国外一些先进的儿 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理念传入国内并在实践中被逐渐 接受。人们用全新开放的眼光对待外来的教育经验。1985年北 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卢乐山编著的《蒙台 梭利的幼儿教育》一书。1990年和199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翻译了蒙台梭利的四本专著,即《童年的秘密》、《吸收性的心 智》、《蒙台梭利教育法》、《儿童自发性活动》。随着宣传的深入, 人们中止了对蒙台梭利的批判代之以对蒙台梭利教育的客观介 绍,开始了对它的研究。
1985年成立的蒙台梭利启蒙研究基金 会在1994年与北京师范大学合作进行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北 师大实验幼儿园及北京市北海幼儿园成为该项目的实验基地。 1994年暑假,台湾派讲师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培训老师,秋季开 学后便正式起动了《蒙台梭利教育中国化实验研究》课题。北师 大威斯达公司紧跟实验研究,于1996年春季完成了蒙台梭利教 具的生产,成为我国第一家生产蒙台梭利教具的公司。与此同 时,北京市崇文区第三幼儿园、宁夏银川市蒙台梭利幼儿园也相 继开始了蒙台梭利教育的实验研究。1996年国家教委立项“蒙 台梭利教育中国化”科研课题、蒙台梭利研究进入中国教育学会 “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学习能力发展的试验研究”、全国哲 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世纪中国素质教育研究”等。 至此拉开了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大陆幼儿园中应用的序幕。由于 实验进展和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设了蒙台梭利教育实 验班。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从信息发达的沿海辐射到内地、从大城 市到中小城市、从公办幼儿园到民办幼儿园。据不完全统计, 2004年蒙台梭利班数以千计,覆盖29个省区直辖市。 蒙台梭利教育与上一次登陆中国不同,如今蒙台梭利教育热在中 国有着升温的迹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 首先,当代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产生了变化。
这种变化与蒙 台梭利的思想越来越一致。重视儿童潜能、关键期教育、对环境和 教师的特殊看法等那些在20世纪初被认为是过时的思想,如今却得到 了重新的认识。一些教育家甚至认为自己搞了几十年的教育改革,事 实上蒙台梭利早就在实行了。中国有了蒙台梭利教育传播的理论基 此外,蒙台梭利教育再次传播正是国内幼教大改革时期。人们已发现传统的苏式分科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片面强调幼 儿智力发展,忽视幼儿主体性,重上课轻游戏,重智育轻德育体育 等弊端不利于幼儿成长。人们正急于要找到一个新的替代体系。正 值此时机蒙台梭利教育进入中国。 其次,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与中国教育改革精神有着相通之处。 蒙特梭利教育希望培养出自发性学习的孩子。着重培养孩子的独立 性、专注力、敏锐的观察力,自信心并能守纪律、尊重别人。这 迎合了当今中国提出的终生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蒙台梭利教 育重视教师对环境的创设和幼儿自主学习。这与我国《幼儿园工作 规程》也有相通之处。 再次,中国日益增强的国力和中国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后人们对幼 儿教育的高度重视,为蒙台梭利教育的传播提供了经济基础。虽然 目前蒙台梭利教育的玩教具购买和教师培训仍需一定的经费投入,但 这还是可以被很多的幼儿园接受。
家长们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热情也成 为幼儿园愿意投资的一个原因。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有了施行的经济 基础。 再有,一些参观过蒙台梭利教育的人纷纷表现出了对蒙台梭利理 念的兴趣。这一方面是蒙台梭利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师与幼儿单向输送 的教学方式。突出教具和环境的作用,给幼儿极大的自主,深受幼 儿的喜爱。人们看到的是在安静有秩序的环境中专注工作的孩子。这 与中国传统的价值观相符。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另一方面蒙台梭利 教师举止优雅,说话温文而雅,受人欢迎。一些基层教师深有感触 地叹息自己先前为了安抚学生维持秩序而喊哑嗓子的年代是多么的没 有价值。 最后,国际上对蒙台梭利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热情追捧成为 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传播的国际背景。由于新的教育学心理学理 论的普及,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实践工作者在抛弃原有的教学理念 的同时,重新发现了蒙台梭利教育的闪光点,提出要推行具有本 国特色的蒙台梭利教育。1925年,国际蒙台梭利协会成立,世 界发达国家积极推进蒙台梭利教育;上世纪末,亚洲的日本、台 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蒙台梭利协会。美国蒙台梭利运 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再次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1959 年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成立。
该协会的创始人拉姆布什 (NancyMcCormickRambusch)指出要将蒙台梭利教育本土 化。美国蒙台梭利协会(AMS),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协会(AMI)及 其他组织制定了合格的蒙台梭利学校标准。如今蒙台梭利在全世 界范围内得到了承认和追捧。 参考文献: 1.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中国发展出版 社,2003年第1版,244 2.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 社,2003第1版 3.今日蒙台梭利教育,麦塔 托伦斯,约翰 查汀-麦克尼 科尔斯,吴春霞姚彤译陈会昌审校, 4.梁志燊,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中的成功运用,[M],第二 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845 蒙台梭利,[J],儿童社会化,2000,2:236.中国学前教育史编写组:《中国学前教育史资料选》[M] 198996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M]教育 科学出版社,19843页。
贝迪早教——0-6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感觉
贝迪早教是一家专业的0~6岁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机构,感觉统合训练中心,拥有优秀的教师团...(159)人阅读时间:2023-10-25市南区2014年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doc 5页
PAGE PAGE 5市南区2016年0-3岁婴幼儿公益早教招生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141)人阅读时间:2023-10-24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
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1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2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3幼儿园家长教育制度4幼儿园家...(198)人阅读时间:2023-10-24不知道怎么做早教,这期体验营你一定要
为了更多家长可以了解如何在家开展早教,掌握正确科学的方法,我们专门推出《早教全攻略...(128)人阅读时间:2023-10-22深圳保育员培训
18周岁(含)以上,身体健康者,初中(含)以上学历,学前教育机构中在岗的保育员和有志从...(171)人阅读时间:2023-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