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 >

食用米糠油价格 2023年03月11日 水稻行情

时间:2023-03-22 04:00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中国面粉加工出了个五得利,所以大部分面粉厂都倒闭了,说明主食行业产能集中化还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1.过去五年我国大米加工厂注销了近3000家,其实倒闭潮已经来了,五年3000家,还是足够波涛汹涌的。

2.目前国内大米加工产能严重过剩,平均开工率不足20%,吃不饱,当然面临饿死的问题。

3.政策上逐年向央企倾斜,大量补贴涌向国企央企,这是粮食安全的需要,饭碗必须端在自己人手中,大势已定。

4.未来面临倒闭的不一定是小规模米厂,小规模家庭企业成本低、负债少,甚至可以选择临时歇业,蛰伏式经营、游击式销售、本地化口粮代工,肚子小,随便都可以吃饱。

5.恰恰是中大型米厂,举债经营,成本居高不下、销量萎缩的米厂压力最大,固定资产过大、人员过多、80%的销量是为银行打工。

6.可以预估,未来三年甚至年内,米厂倒闭潮将加剧,或者闭而不倒,停产或者勉强支撑者会越来越多。

7.这一过程,将加快大米产业集中度,超大型米厂将逐步出现,大中型米厂逐渐落寞,极小型米厂将长期蛰伏,最终形成两头尖的橄榄型产能布局。

8.经销商怎么办?抓紧寻找备胎,提前选择生命力强的米厂做经销,而不一定找大型但空心化的米厂做后盾。

9.经销商基本可以从米厂的定价、发货速度、包装设计思路等综合判断一个米厂的生命强度,其实最近太多经销商已经在行动布局了,经销商作为销售一线,敏感性值得赞扬。

10.米厂倒闭潮,是市场的自然规律,是粗放发展的结果,每一个行业都是由粗到精,靠借贷靠固定资产赚钱、机器一饷,黄金万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11.未来不管什么行业,传统不传统,没有靠前的思维能力,都将难以存在,厂家如此,经销商也是如此。

3月伊始,在万众期待下,托市价格公布,202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食用米糠油价格,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6元、129元和131元。对比来看,早籼稻比2022年上涨2分。米市自年前就处于弱势运行,稻价一路走高,继续保持高位稳定,但受制于终端需求不旺,稻价难有大涨,或持续稳中偏强的局面。

食用米糠油价格

截止目前为止食用米糠油价格,3月江西地区累计拍卖2次,1次购销双向2000吨,入库价格2720元/吨,出库价格2620元/吨,全部流拍;1次竞价销售12049吨,实际成交6283吨,成交率52.1%,平均起拍价2728元/吨,实际成交均价2735元/吨。湖北地区累计拍卖2次,1次购销双向,全部成交688吨,入库价格2820元/吨,出库价格2740元/吨;1次竞价销售中晚籼稻谷1325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700元/吨,实际成交价2790元/吨。湖南地区1次竞价销售中晚籼稻谷55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700元/吨,实际成交价2705元/吨。各地粮库陈粮拍卖轮换,成交价格高企,部分地区陈稻拍卖价格甚至高于新稻价格,对现货市场原粮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荆州地区丰两优稻谷到厂价为1.37-1.42元/斤,出米率多维持在65-66%,以质定价,黄花占稻谷到厂价格为1.43-1.48元/斤,价格持续平稳;黄冈黄梅县黄花占稻谷收购价格为1.43元/斤,丰两优到厂价格为1.38元/斤;天门地区丰两优稻谷出米率64-65%,到厂价格为1.38元/斤;广水地区以收购杂交稻为主,陈粮价格高企。

近期湖南邵阳地区丰两优稻谷出米率66%左右,到厂价格为1.4元/斤,杂交稻到厂价格为1.3元/斤;长沙地区黄花占稻谷到厂价格为1.46元/斤,野香优丽丝稻谷出米率50%左右,到厂价格为1.7元/斤左右;湖南岳阳中粮丰两优挂牌收购价格为1.4元/斤,要求出米率64%左右;常德地区丰两优稻谷到厂价格为1.38-1.39元/斤,杂交稻到厂价为1.32元/斤;益阳地区黄花占水稻到厂价1.45-1.46元/斤,早籼稻到厂价格为1.48元/斤;浏阳市优质稻谷泰优390,出米率58-60%,到厂价格为1.6元/斤,5431稻谷收购价格为1.62元/斤,优质稻价格平稳。

江西省新余地区野香优丽丝稻谷出米率48%左右,现货价格在1.65-1.70元/斤,黄花占稻谷收购价格1.48元/斤左右;南昌中粮米业丰两优稻谷收购价格为1.4元/斤,要求出米率在64%左右;吉安地区优质稻野香优丽丝收购价格为1.65-1.68元/斤,美香占收购价格为1.6元/斤;软占稻谷到厂价为1.55元/斤,普通稻谷丰两优出米率在65-66%,到厂价格为1.4元/斤;贵溪地区黄花占稻谷收购价格为1.38元/斤,外引七号稻谷收购价格为1.61元/斤,今年当地稻谷质量参差,优质优价明显;宜春地区黄花占稻谷出米率在65-66%,收购价格为1.45-1.48元/斤,丰两优稻谷收购价格为1.4元/斤,野香优丽丝稻谷收购价格为1.6-1.65元/斤,以质定价。

综上所述,稻价坚挺,短期内稻强米弱的格局难有较大改变。节后各地米企受终端需求制约,走货低迷,工厂加工量有限,副产品价格一路高升,直至高位。但随着市场补库结束,米糠价格逐渐恢复平稳。且近日有小幅下滑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饲用玉米价格较低,货源充足,对于米糠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饲料厂、油厂近期利润较低,米糠价格较高,市场接受度较低,在采购量不大的情况下,米糠价格小幅下滑。受限于米企加工量有限,后期米糠价格跌幅空间不大。短期内米市并无明显好转迹象,但随着市场经济有序恢复,米市后期或将缓慢回暖。

3月伊始,在万众期待下,托市价格公布,202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6元、129元和131元。对比来看,早籼稻比2022年上涨2分。米市自年前就处于弱势运行,稻价一路走高,继续保持高位稳定,但受制于终端需求不旺,稻价难有大涨,或持续稳中偏强的局面。

中储粮拍卖

截止目前为止,3月江西地区累计拍卖2次,1次购销双向2000吨,入库价格2720元/吨,出库价格2620元/吨,全部流拍;1次竞价销售12049吨,实际成交6283吨,成交率52.1%,平均起拍价2728元/吨,实际成交均价2735元/吨。湖北地区累计拍卖2次,1次购销双向,全部成交688吨,入库价格2820元/吨,出库价格2740元/吨;1次竞价销售中晚籼稻谷1325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700元/吨,实际成交价2790元/吨。湖南地区1次竞价销售中晚籼稻谷55吨,全部成交,起拍价2700元/吨,实际成交价2705元/吨。各地粮库陈粮拍卖轮换,成交价格高企,部分地区陈稻拍卖价格甚至高于新稻价格,对现货市场原粮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湖北省

荆州地区丰两优稻谷到厂价为1.37-1.42元/斤,出米率多维持在65-66%,以质定价,黄花占稻谷到厂价格为1.43-1.48元/斤,价格持续平稳;黄冈黄梅县黄花占稻谷收购价格为1.43元/斤,丰两优到厂价格为1.38元/斤;天门地区丰两优稻谷出米率64-65%,到厂价格为1.38元/斤;广水地区以收购杂交稻为主,陈粮价格高企。

湖南省

近期湖南邵阳地区丰两优稻谷出米率66%左右,到厂价格为1.4元/斤,杂交稻到厂价格为1.3元/斤;长沙地区黄花占稻谷到厂价格为1.46元/斤,野香优丽丝稻谷出米率50%左右,到厂价格为1.7元/斤左右;湖南岳阳中粮丰两优挂牌收购价格为1.4元/斤,要求出米率64%左右;常德地区丰两优稻谷到厂价格为1.38-1.39元/斤,杂交稻到厂价为1.32元/斤;益阳地区黄花占水稻到厂价1.45-1.46元/斤,早籼稻到厂价格为1.48元/斤;浏阳市优质稻谷泰优390,出米率58-60%,到厂价格为1.6元/斤,5431稻谷收购价格为1.62元/斤,优质稻价格平稳。

江西省

江西省新余地区野香优丽丝稻谷出米率48%左右,现货价格在1.65-1.70元/斤,黄花占稻谷收购价格1.48元/斤左右;南昌中粮米业丰两优稻谷收购价格为1.4元/斤,要求出米率在64%左右;吉安地区优质稻野香优丽丝收购价格为1.65-1.68元/斤,美香占收购价格为1.6元/斤;软占稻谷到厂价为1.55元/斤,普通稻谷丰两优出米率在65-66%,到厂价格为1.4元/斤;贵溪地区黄花占稻谷收购价格为1.38元/斤,外引七号稻谷收购价格为1.61元/斤,今年当地稻谷质量参差,优质优价明显;宜春地区黄花占稻谷出米率在65-66%,收购价格为1.45-1.48元/斤,丰两优稻谷收购价格为1.4元/斤,野香优丽丝稻谷收购价格为1.6-1.65元/斤,以质定价。

综上所述,稻价坚挺,短期内稻强米弱的格局难有较大改变。节后各地米企受终端需求制约,走货低迷,工厂加工量有限,副产品价格一路高升,直至高位。但随着市场补库结束,米糠价格逐渐恢复平稳。且近日有小幅下滑的趋势,主要原因,一方面来自于饲用玉米价格较低,货源充足,对于米糠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饲料厂、油厂近期利润较低,米糠价格较高,市场接受度较低,在采购量不大的情况下,米糠价格小幅下滑。受限于米企加工量有限,后期米糠价格跌幅空间不大。短期内米市并无明显好转迹象,但随着市场经济有序恢复,米市后期或将缓慢回暖。

今年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合理确定,体现了国家继续鼓励南方双季稻尤其是早稻生产的发展、对中晚稻生产进行适当调整的初衷,我国水稻种植结构将日趋合理,中晚稻产大于需的矛盾或将得到缓和。

当前,南方大部春播区气温偏高,华南等地早稻已开始播种育秧,从南到北各地春耕备耕陆续展开。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国家继续发布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通过合理确定早中晚稻最低收购价,引导农户调整水稻种植结构,促进我国稻米产业健康发展。

日趋合理,早稻最低收购价“四连涨”

近日,国家公布了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当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百斤126元、129元和131元。其中,早籼稻比2022年上调2元/百斤,连续四年上调,累计上涨6元/百斤。中晚籼稻和粳稻价格与上年保持平稳,与2019年相比,累计分别上涨3元/百斤、1元/百斤。

本次最低收购价的调整,充分体现了中央一号文件“推动南方省份发展多熟制粮食生产,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的精神,体现了国家继续鼓励南方双季稻尤其是早稻生产的发展、对中晚稻生产进行适当调整的初衷。政策实施四年来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水稻种植结构日趋合理。

2020年以来,我国早稻连续三年增产,2022年产量为2812.3万吨,较2019年的2627万吨增产了7%,同期稻谷总产量却小幅减产0.5%。最低收购价中晚稻收购量也由2019年的2200多万吨下降为2022年的1200万吨左右,中晚稻产大于需的矛盾大幅缓和。

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两稳两扩”方针指引下,预计今年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将会继续增加,北方水稻种植面积可能会有所下降,南方水稻面积可能将有所增加,水稻总面积可能会稳中小幅下降。

受政策激励,今年南方双季稻面积预计将会小幅增加,一季稻的种植面积料将小幅下降;预计早稻产量和南方稻谷总产量可能小幅增加。由于晚稻单产低于一季稻,预计今年中晚稻产量可能会下降,南方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很可能不会启动。黑龙江稻谷产大于需的突出矛盾很可能在今年底会有较大改观。

气温回升,全国早稻育秧进展较快

当前,南方大部春播区气温偏高,水热条件基本有利于作物播栽和幼苗生长,各地春耕备耕物资正在加紧准备中。据农业农村部农资保供专班调度,截至2月底,省、市、县三级化肥下摆到位率分别为69.5%、62.5%、62.1%,均快于去年同期。总体来看,主要化肥品种供应稳定,能够满足春耕用肥需要。

各地也陆续开始春耕备耕,华南等地早稻已开始播种育秧,全国早稻育秧加快推进。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截至3月4日,早稻育秧完成13%,进度同比快1.9个百分点。

供需两淡,稻米市场行情小幅波动

随着春节后大米短暂补库带来的需求告一段落,当前大米需求逐步趋于清淡。好在新稻收购旺季已经结束,最低收购价中晚稻收购约1200万吨,比上年约减少260万吨。其中黑龙江1022万吨,同比减少208万吨。

由于2022年中晚稻同比减产450万吨左右,新稻托市收购量还这么高,当前新稻压力同比将会有所下降。而当前陈稻轮出高峰尚未到来,稻谷整体供应压力相对较小,短期供求暂时保持弱平衡,稻米市场呈小幅波动走势。

3月7日,黑龙江哈尔滨长粒粳稻收购价3320元/吨,周环比下跌20元/吨;龙江长粒粳稻收购价3200元/吨,上涨40元/吨,圆粒粳稻收购价2760元/吨,上涨60元/吨;鸡西圆粒粳稻收购价2620元/吨,圆粒粳米出厂价3570元/吨,长粒粳稻收购价3300元/吨,长粒粳米出厂价4500元/吨,均持平。吉林德惠超级稻谷收购价2920元/吨,超级稻米出厂价4040元/吨;长粒香稻谷收购价2900元/吨,长粒香大米出厂价412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河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为257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湖北中晚籼稻收购均价2702元/吨,周环比上涨2元/吨;中晚籼米出厂均价4055元/吨,下跌2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稻收购价2860元/吨,“丰两优”中晚籼米出厂价3900元/吨,均持平。安徽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2700元/吨,周环比上涨20元/吨;普通中晚籼米出厂价3670元/吨,上涨30元/吨。江西普通中晚稻收购价2660元/吨,普通晚籼米出厂价385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26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湖南中晚籼稻收购价2760元/吨,中晚籼米出厂价3800元/吨,“黄华占”稻谷收购价2900元/吨,“黄华占”大米出厂价410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浙江杭州粮油市场黑龙江产优质晚粳米5720元/吨,安徽产普通晚粳米4420元/吨,优质晚籼米5200元/吨,普通晚籼米4880元/吨,江苏产优质晚粳米4480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福建中晚籼米平均批发价4530元/吨,周环比上涨10元/吨;粳米5040元/吨,持平。

需求低迷,国际大米价格继续回落

当前,国际大米价格仍处于近年来较高位置,加上东南亚新米上市在即,买家观望心理抬头,大米需求减弱,而美元走强也助推国际大米市场弱势。

上周,泰国5%破碎率白米FOB报价470美元/吨,周环比下跌4美元/吨,连续五周下跌;25%破碎率白米报465美元/吨,周环比持平;白碎米报431美元/吨,下跌4美元/吨。越南5%破碎率白米报445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5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报430美元/吨,周环比下跌10美元/吨。印度5%破碎率白米报440~444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报427~431美元/吨,周环比均持平,继续处于2021年4月以来的高位。巴基斯坦5%破碎率白米报468~472美元/吨,25%破碎率白米报438~442美元/吨,周环比均下跌5美元/吨。

经过连续下跌后,国际大米价格继续下跌动力逐步减弱,短期有企稳反弹要求。

供应将增,短期稻米市场面临压力

进入3月份后,我国大米需求已开启淡季模式,后期需求将继续偏淡,加上中晚稻最低收购价与上年保持稳定,在水稻种植面积明朗前,短期将难有实质性利好消息推动稻米市场价格上涨。

食用米糠油价格

相反,由于气温回升较快,高水分稻谷保管难度增加,出售增多。而后期地方储备稻谷轮出也开始持续增加,并将很快进入轮出高峰期。

随着陈稻轮出的增加,陈稻带给市场的压力将越来越大。虽然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的时间目前尚未明确,但进行拍卖的日期也越来越近,这将加剧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后期稻米市场可能承压走弱。

周四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糙米期货收盘上涨,其中基准期约收高0.15%,主要原因是大米出口销售表现强劲。

至收盘,糙米期货上涨2.50美分到3.50美分不等,其中3月期约收高3美分,报收16.01美元/美担;5月期约收高2.5美分,报收16.315美元/美担;7月期约收高3.5美分,报收16.56美元/美担。

成交最活跃的5月期约交易区间在16.25美元到16.51美元。

美国农业部发布的周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3月2日的一周,美国2022/23年度大米净销售量为141,900吨,创下年度新高,显著高于上周和四周均值。2023/24年度净销售量为5,000吨,一周前为零。

周四,基准期约的成交量估计为518手,上个交易日为991手。空盘量为5659手,上个交易日为5793手。

近期国内稻谷市场行情品种间以及区域间走势分化,需求疲软仍制约米企整体开工率。考虑到终端需求难有明显改观以及稻谷供给总量充裕,预计后期国内稻谷市场整体难有明显行情,结构性矛盾使得优质优价特征仍将持续。建议持粮主体把握库存粮源市场销售时间窗口,不要盲目持粮待涨。

秋粮收购情况

据统计,截至目前,国内累计秋粮收购量超过1.6亿吨,收购进度加快;其中南方和东北中晚稻旺季收购已于2月底顺利结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黑龙江等5省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价收购政策,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200万吨左右。

各级储备拍卖情况

从近期国内各级储备稻谷交易情况来看,质量较好的中晚籼稻市场需求度较高,粳稻市场需求偏弱,籼稻与粳稻之间的价差明显缩窄;大米市场走货情况不畅,大米加工企业采取“以销定产”策略。

食用米糠油价格

3月1日上海市青浦区区级储备粮及商品粮网上竞价销售交易会销售707.370吨粳米和10865.892吨粳稻谷,全部成交,其中2021年南方产粳米最高成交价3335元/吨,最低成交价3295元/吨,成交均价3310元/吨;2022年上海青浦产粳稻谷最高成交价2740元/吨,最低成交价2665元/吨,成交均价2712元/吨。

3月3日中山市粮食储备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委托销售13980.5吨2020年江西产籼稻,全部成交,底价2720元/吨(价格类型:散装、仓库车板交货),成交价2780-2860元/吨。

3月3日南京江宁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销售1499.994吨2021年南京产籼稻,全部成交,底价2720元/吨(价格类型:车板价),成交价2720元/吨。

国际市场情况

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23年度全球大米产量预计为5.04亿吨,低于上年的5.16亿吨;2022/23年度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量预计为1.70亿吨,上年为1.79亿吨。

据越南工贸部进出口司称,今年年初越南大米出口呈现积极态势,2023年全年大米出口量有望达到650-700万吨。

据泰国商务部长Jurin 称,全球买家对泰国大米需求依然强劲,预计今年泰国大米出口量可能会增至800万吨。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价格下跌,据市场监测,截至3月初,印度破碎率5%蒸谷米报价390-395美元/吨,泰国5%破碎率大米报价为450美元/吨,越南破碎率5%大米报价440-445美元/吨。

国际谷物理事会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23年度中国大米进口量预计为430万吨,高于上月预测的340万吨,不过仍低于上年的610万吨;2022/23年度中国大米出口预估不变,仍为220万吨。

稻谷最低收购价稳中上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2023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综合考虑粮食生产成本、市场供求、国内外市场价格和产业发展等因素,经国务院批准,202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为每50公斤126元、129元和131元;对比来看,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比2022年上涨2分,连续4年上调,中晚籼稻和粳稻保持平稳。

后市预期

随着主产区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执行期结束,国家政策性稻谷将投放市场,加之各级地方储备稻谷陆续轮出,流通市场粮源供给数量将增加。随着天气趋热,大米消费需求步入传统淡季,稻谷市场行情走势整体或将承压,比价偏低将支撑稻谷市场价格,结构性矛盾使得优质优价特征仍将持续。建议持粮主体把握库存粮源市场销售时间窗口,不要盲目持粮待涨。

食用米糠油价格



本类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