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温州都市报历年的读者调查中,健康类的版面一直都深受读者喜爱,从中可见眼下市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是越来越高。2006年,温州都市报推出了全新的健康版面——《健康亲历》,尝试了以故事和体验形式来报道医学知识和新闻,受到了老百姓欢迎。
让患者当报道主角
关于健康的新闻和服务报道,一般都围绕养生保健和医疗医药两大方面展开。前者重在预防,后者重在治疗。在采编过程中,后一类报道往往和医院、医生打交道比较多。为了减少医学知识性差错,我们常会约相关医护人员亲自撰稿,医生写的稿件自然离不开专业医学名词,但老百姓更需要通俗易懂有情趣的内容。为了让文章写得生活化,我们另辟蹊径,开始尝试将患者作为采访主角,医生作为采访配角——《健康亲历》版的“患者故事”栏目就这样诞生了。
也许是久病成医,我们采访的患者对象,掌握的医学知识非常丰富,虽然他们表达得未必专业,但因为是亲身经历,他们对治疗过程中容易走的弯路、心理的起伏、成功的体验等都刻骨铭心,而这些体验是医生那里无法采访得到的。因为报道主体的转换,读者也觉得更为亲切。
以故事的报道形式贴近读者
有了素材,报道形式也很重要。“患者故事”栏目就以通俗的语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娓娓道出患者的健康亲历,读者可以在主人公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一些健康知识。当然故事是载体,新闻事件本身讲究客观和真实。为了解释故事中的部分医学疑问,纠正故事中患者本身的一些错误观念,版面还会让专业医生解析,因为有了通俗的故事打底,医生的解析读起来也变得轻松易懂了。
记者一线体验还原真实
除了间接地通过患者故事来进行医学病例和新闻的报道,《健康亲历》还设有“记者体验”栏目,通过记者的一线亲历来展示读者欲知而未知的健康新闻与知识。例如,去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开出“名医馆”,传统的报道方式是消息。那么,名医馆到底和普通门诊有何区别?“记者体验”栏目则亲自以患者的身份奔赴各个专家特需门诊,把更全面更细致的报道呈现给了读者。
带读者亲历互动中来服务
温州都市报健康版从开办以来就非常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比如品牌栏目“康姐热线”,几年来每周都坚持开通热线,还通过短信、论坛、公益讲座等形式服务读者。但一场讲座、一次咨询目前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对健康互动报道的需求。同时,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医患之间矛盾不少,很多都是因为彼此不沟通不理解造成的。《健康亲历》从“记者体验”栏目中得到启发医学新闻稿子,2006年下半年又开辟了“带读者健康亲历”栏目,让读者也当一回记者医学新闻稿子,零距离接触平时无法接触的医学领域,了解疾病防治知识,同时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在新版面的运作中,并非一帆风顺,比如“患者故事”的采写中,如何打开患者的心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疾病是一个人的隐私,所以一次次被拒绝是常有的事,而记者不能为了自己的版面精彩不顾对方的想法,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并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是我们这个版面记者编辑首先要做的功课。怎样让版面进一步加强新闻性和服务性,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我们期待在实践运作中不断完善《健康亲历》。
天骑医学创新肺结核诊断技术惊艳世界
但是,当前我国结核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全球第2位...(176)人阅读时间:2023-10-25海通医药|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新十条”
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新十条”发布,关注社会活动或将恢复下的医药相关板块。...(161)人阅读时间:2023-10-21严歌苓北师大唯一学徒:放弃医学专业只
”封薇告诉澎湃新闻(),工作后意识到自己真的很喜欢写作,对医学实在不感兴趣,于是决...(177)人阅读时间:2023-10-21澎湃新闻:两医学生车站救人无效遭网络
两医学生救人无效遭恶评,逝者家属:恶评不道德,感谢两女生近日,两名成都中医药大学医...(52)人阅读时间:2023-10-20恒大向中国医学科学院捐款1亿元,设抗病
2月1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官网发布消息,中国医学科学院收到恒大集团的1亿元捐赠款项,用于...(95)人阅读时间: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