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小侠生活,为你推荐生活百科新闻资讯实用的生活常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小猪生活-女性生活 本地生活常识 时尚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 >

初级中药师考试辅导知识:湿邪

时间:2023-12-19 11:14人气:来源: 小猪生活

湿为长夏的主导气候。夏秋之交,阳热之气下降,水气上腾,水湿之气充斥熏蒸于天地之间,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故长夏多湿。湿属水湿之气,有形可征,故湿为有形之邪。

1.湿性重浊

重,即沉重、重着之意;浊,即*浊。其致病特点一是表现为肢体困重不舒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如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如果湿邪浸*关节肌肉,可见关节酸重疼痛(湿痹、着痹)。二是分泌物和排泄物多*浊不洁,如湿邪引起的疮疡、湿疹之类,局部往往*浊不清,流脓水不止。其他如苔腻、面垢、眵多、便下黏液、妇女带下等,都反映了湿邪的*浊之性。

2.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

湿邪为有形之邪,侵犯人体后,最易阻遏气机,故致病常见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等症。湿为阴邪,阴胜则阳病,故湿邪停留体内时间过久,则不仅会影响气机的运行,还会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又因为脾喜燥而恶湿,湿易困脾,所以湿邪尤其容易损伤脾阳,出现形寒怕冷、腹泻、水肿、尿少等症。

3.湿性黏滞

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

黏滞,即黏腻、停滞。其致病特点一是病程缠绵难愈或反复发作,如湿温病、湿痹、湿疹。二是湿病证状多黏滞不爽,如分泌物、排泄物滞涩不畅。

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类于水,水性趋下,故湿邪亦有趋下的性质。其致病特点是症状多见于下半身,如下肢水肿、小便淋浊、泄痢、妇女带下等气虚湿盛体质受邪后多从,多由湿邪下注所致。故《素问》说:“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相关文档推荐=



本类导航